《天天家长会·静言读书会》特别报道|《长白隼》在吉林鹰屯起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7:38 1

摘要:5月10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薛涛、画家田宇联合创作的绘本《长白隼》新书阅读会在作品采风地“鹰猎文化基地”吉林鹰屯(吉林市昌邑区古城子乡鱼楼村)举办。油画般的山野小院里,《长白隼》首批读者,与作家、画家、阅读推广专家一起感受阅读带来的生命之美。

5月10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薛涛、画家田宇联合创作的绘本《长白隼》新书阅读会在作品采风地“鹰猎文化基地”吉林鹰屯(吉林市昌邑区古城子乡鱼楼村)举办。油画般的山野小院里,《长白隼》首批读者,与作家、画家、阅读推广专家一起感受阅读带来的生命之美。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薛涛联袂绘本作家、画家田宇共创的绘本新作《长白隼》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历时三年精心打磨推出,讲述了长白山精灵海东青,在风雪中折翼重生、循音穿越生死的充满寓言色彩的东北故事。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童趣出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史妍: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童趣出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史妍:我们的编辑在风雪交加的晚上,赶到了吉林,见到了薛涛老师,从选题到立意、创作、打磨到今天,整整三年时间,讲一个能让孩子安静的读下来并且有所收益的故事,让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除了四角的手机,还能看到更多的我觉得乡土的气息。期望3年5年之后,依然觉得是本值得翻阅的好书。

《长白隼》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作家薛涛在鹰屯采风时看到的人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和恰当相处的方式。

薛涛:我到了鹰屯才发现其实驯鹰人和鹰之间,不是那种征服、驯养的关系,他们之间是一种相濡以沫的伙伴关系,他们是对话的,是互相体恤的,像好兄弟一样。鹰猎文化的传承和存在,启发我们如何与万物进行对话,也告诉我们怎么与世界相处,与自然相处。所以在书中我有一个文学夸张,就是这个鹰好像在千里以外都听见了驯鹰人的鹰哨的声音,一路回到了当年驯鹰人与他朝夕相处的鹰房子。这个嘛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深厚的友情,也是一种灵魂的默契,完全是两个生命之间的共鸣。鹰王去世以后,好像变成了长白隼,长白隼也变成了鹰王,是用文学想象和夸张,讲了人和鹰那种不能分离的关系,这种关系让我特别感动,所以我在作品里面就把它呈现出来了。

“可劲儿的”画一次东北的大雪是画家田宇由来已久的家乡情结,为了在《长白隼》中还原长白雪山的美丽和朦胧,描绘鹰王和白隼之间的深厚情感,他在创作中途做出惊人决定,放弃完成了一半的电脑绘制,改用水彩、丙烯、铅笔、炭笔等复合材料,进行最原始的手绘。

田宇:长白山地区在风雪之中的白色是很特别的,我在画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就这个鸟浑身洁白,然后尤其是在空中漫天飞雪飞的时候,它是一个隐形的鸟,相当于就是这个隼和自然环境是融为一体的,那个瞬间我才能感觉到为什么它是精神的象征,做出它那一瞬间其实已经满足了。

多年行走在长白山采访采风的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资深童书编辑于德北用装帧美、文字美、绘画美、思想美概括《长白隼》的创作特点。

于德北:国际16开的横开本,一打开,山野的寥廓就扑面而来,叙事的背景是冬天,这种白与树木的那种黑褐、鹰眼的红、动物的皮毛的那种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薛涛的文字表面看来波澜不惊,把这个故事读完,你内心会非常的感动,这种感动是带有一点我们常话所讲的那种难受,展示了人性之美,人与动物的和谐互依;插画师在写实和写意之间,精心描摹,长白山的冬天在他的笔下真是栩栩如生。主题思想也是美的,小小的绘本里边满满的传递着生活的力量,认知的力量以及人性的力量。

《长白隼》的故事隐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东北作家、画家的乡愁,也诠释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白隼载着鹰猎文化飞越国界,世界将看见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东北。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原主席、现执行委员,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明舟:大东北非常值得书写,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我做了4年,我很愿意把这本书跟我们这80多个国家分会的人分享,希望把它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让他们通过这个这个书了解中国,了解东北。

此刻,张明舟先生已经携带《长白隼》飞往2025年伊朗德黑兰国际书展——一个属于中国东北本土的童话精灵,正展开冰雪淬炼的翅膀,飞向世界文学的苍穹。

关于《长白隼》的详细创作故事,请继续关注收听12:10吉林新闻综合广播、视频号:吉林之声 同步直播的《天天家长会·静言读书会》。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静言、悦汐、王浩懿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来源:吉林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