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樱香漫染民族路,诗韵流传大学城。5月10日,贵州民族大学北校区沉浸在一片诗意盎然之中,由该校文学院与校团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樱花诗会盛大举行,以“拥抱青春,共绘芳华”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一场融合学术研讨、艺术展演与文化体验的盛宴,全方位展现文学魅力与民族文化风
樱香漫染民族路,诗韵流传大学城。5月10日,贵州民族大学北校区沉浸在一片诗意盎然之中,由该校文学院与校团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樱花诗会盛大举行,以“拥抱青春,共绘芳华”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一场融合学术研讨、艺术展演与文化体验的盛宴,全方位展现文学魅力与民族文化风采。当天,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开放大学副校长汪文学教授,《山花》副主编郑瞳,省内知名诗人作家、贵州播雅书院院长石行等携手黔风文学社优秀校友共同参与。活动以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开幕式、颁奖典礼、文艺汇演及诗词趣游会五大板块串联,构建起立体多元的文化交流平台。
汪文学教授作专题讲座。
学术环节率先点燃思想火花。在文学院110学术报告厅,汪文学教授以“孤独:一种优雅的气质和高贵的修养”为题,深入剖析孤独在文学创作与人生境界中的独特价值,引导听众以哲学视角探索内心世界。与此同时,“AI时代,写作如何成为可能”学术研讨热烈展开。作家诗人与黔风文学社新老社员,围绕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就创作机遇、挑战及人类写作的不可替代性等议题展开激烈思辨,在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中,为文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研讨会现场。
在开幕式上,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笑玲教授致辞。她表示,贵州民族大学文化底蕴深厚、文脉传承不息。文学院坚守文化育人目标,以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成效显著。黔风文学社自成立以来,经过历届社员共同努力,取得丰硕成果:社员作品频现主流刊物,多人次参与“《山花》写作营”“星星诗歌夏令营”及鲁迅文学院学习,在文学赛事中屡获佳绩,部分社员出版作品集并加入各级作协,彰显了社团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希望文学院学子以本届诗会为契机,汲取文学养分、传承人文精神,在文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精彩篇章。
第十届黔风文学奖颁奖现场。
颁奖环节,活动为欧汉敏等同学颁发第十届黔风文学奖,表彰校园文学新生力量。随后的文艺汇演精彩纷呈,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现古典诗词的哲思意境;现代诗《回答》以铿锵语调传递文学力量;古琴曲《关山月》余韵悠长,与诗词相得益彰;彝族歌曲《不要怕》、汉服走秀、合唱《我在贵州等你》轮番上演,生动展现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
趣游会活动现场。
诗词趣游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即兴题诗、棋类博弈、翰墨挥毫、投壶竞技、诗词问答等十余项文化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在智慧与趣味交织的氛围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充实愉悦的周末时光。
文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樱花诗会不仅是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学风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创新实践。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有效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化自信,为培养文化强国建设人才筑牢根基。未来,将持续深耕文化育人,打造更多优质校园文化活动,为传承中华文脉、铸就文化新辉煌贡献高校力量。(图/文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