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长牛载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8:18 1

摘要:牛载坤,字厚泽,甘肃临洮人。生于1886年,自幼勤奋好学,18岁时考中秀才。科举废除后,他进入兰州高等学堂深造,毕业后赴新疆教书,后返甘从事教育事业。当时的甘肃,政局动荡、民生艰难,他怀揣着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抱负,选择出任民勤县长。

牛载坤,字厚泽,甘肃临洮人。生于1886年,自幼勤奋好学,18岁时考中秀才。科举废除后,他进入兰州高等学堂深造,毕业后赴新疆教书,后返甘从事教育事业。当时的甘肃,政局动荡、民生艰难,他怀揣着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抱负,选择出任民勤县长。

1933年6月,牛载坤到任民勤县长后,迅速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面对当地风沙肆虐、粮食短缺、百姓生活贪苦的困境,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积极谋划,实施了一系列造福民勤的务实举措。

一、兴办教育。民勤地处边陲,教育长期落后。牛载坤到任前,全县无一所中学,小学也屈指可数。于是他因陋就简,利用东门外的杜公祠创办师范传习所,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授课。他还根据地方需求,在多个乡镇亲自督建完全小学。同时,牛县长非常关注人才培养,当得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北军官训练班”招生时,他精心挑选学生推荐入学。在他的努力下,民勤的文化教育事业从此蓬勃发展。

二、兴修水利。民勤十地九沙、水源稀缺,为解决这一难题,牛县长一方面组织百姓疏浚河道,严守水规;另一方面他从兰州请来能工巧匠,仿照黄河水车制作木制畜力水车,替代传统的人工吊杆打水方式,效率提高数倍。这项发明迅速在全县推广,人们为纪念这一造福农家的发明,将试验水井所在地命名为“水车园”。

三、植树造林。民勤干旱少雨,与林木缺乏不无关系。牛县长深知林木对改善气候的重要性,设立苗圃办事处,引进榆、槐等树种,分发给各乡栽种,并发动学生和市民在城区周围植树。多年后,东关水车园一带绿树成荫、层林尽染。西北人对清代左宗棠征西沿途种柳皆呼“左公柳”,以前,民勤人一看到城区白杨大槐就会想起牛县长。

四、开办工厂。民勤畜牧业发达,但驼羊毛多被外商低价收购。牛县长利用当地丰富的驼羊毛资源,创办毛织传习所,从外地聘请技工,引进脚踏毛纺机。虽然初期产品较为粗糙,但为后来职业学校和惠民工厂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民勤工业化的第一步。

五、防治疫病。面对1933年民勤天花流行的危机,牛县长充分发挥自己的医学特长。他发动在兰的亲友购买牛痘疫苗和防疫器械,亲自种痘治病,培训防疫人员,同时传播现代医学知识,破除迷信思想。在他的努力下,民勤的天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年轻一代的“麻子”明显减少。

六、借放义粮。民勤历史上缺粮严重,遇到欠收年景,百姓生活艰难。为保障百姓粮食供应,牛县长设立“义粮仓”。他组织驼运队,在粮价低时籴粮入仓,青黄不接时平价粜出或借给百姓,遏制了官商发灾难财的行为。 这一惠民举措让百姓们感动不已,许多人说“祖宗三代都未遇到这样好的父母官”。

七、革除陋习。牛县长还积极推动妇女放足,宣传男女平,动员女子上学识字,革除封建陋习。他在他的努力下,民勤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办起了女子完小,也出现了女学生,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牛载坤的善举和一系列惠民政策触动了马步青等军阀的利益。1934年,他因拒绝不合理的派差要求,遭到马步青的报复。在前往兰州的途中,他被刺客狙击,不幸遇难,年仅49岁。他的离世让民勤百姓悲痛万分,人们纷纷哀悼,在县城大什字建造牌坊,上书“甘棠遗爱”,表达对他的永远怀念。

牛载坤虽已离去,但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民勤的土地上,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来源:陇上故事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