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总编记者握着 “仙草”看浦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9:05 1

摘要:灵芝在我国古代民间,被冠以“仙草”之名已有千年。作为华南地区人工栽培灵芝的发源地,福建浦城县的科技兴农之路,以灵芝产业为先锋,却不止步于此。

5月11日至12日

大潮争先看东南

——广电融媒体总编记者福建采访行

走进浦城县

全国29家广电融媒体总编记者

探访这里生动的

乡村振兴新图景

【采访团走进仙芝楼九牧杉坊基地】

有机灵芝领航 多产业并进

灵芝在我国古代民间,被冠以“仙草”之名已有千年。作为华南地区人工栽培灵芝的发源地,福建浦城县的科技兴农之路,以灵芝产业为先锋,却不止步于此。

在九牧有机灵芝种植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总编记者看到仙芝楼集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灵芝种植的标准化、智能化,不仅提升了灵芝的品质与产量,更为浦城县的农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这里的灵芝采用仿野生有机种植法,遴选优质段木进行培育,一截段木只供养一朵灵芝,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按中、美、日、欧盟四大有机标准进行管理,灵芝生长过程全程可追溯,成为全国首批“三无一全”品牌药材基地。

【采访团走访仙芝楼九牧杉坊灵芝基地】

在浦城荣华山产业组团的仙芝楼种质资源库,一场“灵芝生命科学”的技术攻坚正在进行。这里选育和保藏着550多个优良菌种,1500多份生命样本,几乎覆盖全球主要的灵芝菌种。

【仙芝楼三大菌种中心】

与此同时,浦城县的其他农业产业也在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浦城特有的高山茶叶为例,当地茶农引入智能温控大棚与精准灌溉系统,有效应对了气候变化对茶叶生长的影响,茶叶品质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科技的力量,让浦城县的农业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灵芝大米双轮驱动 共筑富民梦

在浦城县的乡村振兴蓝图中,灵芝产业与大米产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在采访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总编记者了解到,仙芝楼集团通过不断打造“公司+基地+农户”、开展农户就业培训并安排到基地劳动等模式,帮助10多个乡镇实现村财增收,带动农户5000多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

【采访团在仙芝楼种植基地采访灵芝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面对同质化的灵芝品类市场竞争,仙芝楼一方面积极主导或参与28项灵芝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其中《灵芝孢子粉采收及加工技术规范》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一项国家标准,提高了中国灵芝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助推中国灵芝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自主创新,现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0项,涵盖灵芝育种、种植、产品开发、深加工、检测等各个核心环节,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仙芝楼检测技术中心】

而浦城大米,作为另一张亮丽的名片,同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浦城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如今,浦城大米已畅销全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灵芝与大米,一药一粮,共同构筑了浦城县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守护传统文化 灵韵浦城焕新彩

浦城县不仅经济繁荣,文化底蕴同样深厚。浦城剪纸、提线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浦城县得到了精心的保护与传承。当地政府通过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同时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既保护了非遗技艺,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采访团走进仙芝楼学术交流中心】

作为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中医药文化在浦城也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浦城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成为了“福九味”等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地。其中,有机灵芝规模栽培已成为浦城的绿色产业之一,成为福建省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新样板,有力地带动了中医药灵芝产业的转型升级。

仙芝楼集团作为浦城县灵芝产业的领军企业,不仅致力于有机灵芝的种植与研发,还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他们通过举办灵芝文化节、产业高峰论坛,开展灵芝康养游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受益于中医药。

【采访团在仙芝楼九牧基地采访有机种植】

仙芝楼集团还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深入挖掘灵芝的药用价值,开发出了一系列可食可药的灵芝健康产品,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贡献了力量,更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采访团了解仙芝楼产品】

浦城县,这片充满灵韵的土地,正以科技兴农为笔,以乡村振兴为墨,以文化传承为魂,共同绘制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这里

灵芝与大米共舞

非遗与现代交融

中医药文化焕发新生

共同书写着浦城发展的

来源:福建新闻广播FM103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