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学们,知道听到防空警报应该怎么做吗?”“这个标识代表什么?”执法队员化身“安全导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科普课。
在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一场“童城”平安校园“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暨应急综合演练活动面向师生开展。
安全课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同学们,知道听到防空警报应该怎么做吗?”“这个标识代表什么?”执法队员化身“安全导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科普课。
课堂以“鸣、走、藏、消”四字口诀为主线,通过图片展示、警报播放、逃生口诀说唱等形式,生动讲解了防空警报、人防标识,介绍了防护防爆门、通风系统等“地下长城”科技,全是满满的应急避险知识“干货”。
随后,师生代表实地参观了地下人防工程区域。面对厚重的防护密闭门,人防讲解人员现场演示其抵御冲击波的力学原理;在进风滤毒区域,结合实物揭秘空气净化流程;同学们还体验了一次用脚踏风机来发电的奇妙感受。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直观理解了人防工程的战时掩蔽、物资储备等关键作用。
实战演练:地震逃生“快准稳”
“呜——”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全校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演练正式开始!各班按预定路线分楼层疏散,楼梯转角处教师全程引导,避免拥挤。不一会儿,全校师生已全部撤离至操场安全区,班长逐级上报人数,确保无一人遗漏。
防震演练不仅是“技能培训课”,更是“生命教育课”,通过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让防灾知识转化为生存技能。
后记
随着防灾演练的圆满结束,这场“临‘震’不慌”的主题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从生动的安全课堂到神秘的人防探秘,再到紧张有序的实战演练,师生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防灾知识,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应急能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