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特别观察:贵州织密生态安全防护网 筑牢林业安全防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9:40 1

摘要:今天(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贵州省各地林业部门聚焦林业防灾减灾关键环节,通过创新机制、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等举措,织密生态安全防护网,为绿水青山筑牢“防火墙”和“隔离带”。

今天(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贵州省各地林业部门聚焦林业防灾减灾关键环节,通过创新机制、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等举措,织密生态安全防护网,为绿水青山筑牢“防火墙”和“隔离带”。

防火于未“燃”:习水县“三措”并举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习水县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霞谷等珍贵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3.22%。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习水县林业局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协同为抓手——坚持以“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原则,构建了“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防火体系;立足山地地形复杂特点,科学布局防火物资;依托“大数据+林业”,打造“空天地一体”监测体系。

治虫于未“发”:毕节市“四招妙棋”助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

近年来,毕节市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疫防控,用好“林长制、科技创新、执法宣教、产学研用”四招妙棋,多管齐下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

一是林长制“推动”,借助林长制强化督导调度,将疫木除治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截至目前,已在枯死松树集中清理窗口期清理12785株;二是科技创新“驱动”,构建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APP”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枯死松树情况与清理进度,截至目前已对418.95万亩松林开展动态监测;三是执法宣教“拉动”,在全市范围开展“护松”专项整治行动,对木材经营企业、建材市场、物流园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整治,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在人员密集区域广泛开展宣教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监督检查涉木企业361家,销毁松木6立方米,发放宣传册海报250余份;四是产学研用“联动”,联合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申报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探索靶向治疗方法,申报示范项目营建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创新疫木处置,引进加工企业变焚毁为加工。截至目前完成注药17589瓶,保护松树8581株,利用疫木4000立方米,带动农户增收72万元。

目前,毕节市疫情发生面积和乡镇疫点数量实现双降,发生面积从2022年的2272亩降至537亩,疫点乡镇从4个减至2个,为全市松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筑牢了屏障。

防灾于未“害”:惠水县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惠水县为有效阻止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传播,遏制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和入侵风险,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保护该县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一是建强组织,夯实基础。结合惠水县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县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构建以各级防治检疫机构为基础,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监测预报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应急)减灾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信息采集处理体系,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加强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力度,2025年共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宣传场次2场,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参加人数1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等。三是强化基础,积蓄动能。建立健全专、兼职检疫员体系,加快监测网络平台建设,建立《惠水县林业有害生物有奖报告制度》,确保惠水县森林资源安全,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四是协同联动,筑牢防线。主动与相邻县市建立交界区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加强检疫、测报、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互通,2025年共开展现场检疫7次,现场检疫松原木380立方米,苗木2.3万株。五是加强监测,筑牢根基。深化松材线虫日常监测,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为下步做好防控决策提供精准科学依据。六是强化检疫,依法监管。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严防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和传出。七是科学防治,增添后劲。技术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本地实际,积极探究推广适用于本地的乡土技术,提升防灾、御灾、减灾能力。

从防火到防虫,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治理,贵州各地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灾减灾融入林业日常。值此“5·12”防灾减灾日,林业部门将紧扣防灾减灾主题,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防灾体系落地见效,并呼吁全民携手,从杜绝野外用火、举报疫木走私等小事做起,共同守护黔山秀水的生态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