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 相约北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0:36 1

摘要:近期,“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以下简称“如是莫高”)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通过六大展区:“敦煌印象”“千年莫高”“灿烂佛宫”“庄严净土”“万象人间”和“石室宝藏”,以及“复刻经典洞窟+文物+壁画彩

虽然我们都认为,唯有天才方能造出伟大的作品,但今天我想说,无名的工人同样能够制造出毫不逊色的杰作。

近期,“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以下简称“如是莫高”)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通过六大展区:“敦煌印象”“千年莫高”“灿烂佛宫”“庄严净土”“万象人间”和“石室宝藏”,以及“复刻经典洞窟+文物+壁画彩塑+文化体验”四大主题,让观众获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同时,展览呈现了九座复刻洞窟,300件壁画作品、彩塑临品等众多珍贵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布局和高度还原的艺术呈现,让大家感受敦煌艺术的辉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

展览日期 :2025年3月29日 - 10月28日(第一季)

展览地点 :北京展览馆(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主办单位 :敦煌研究院、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展览中心、寰宇视界国际(北京)会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九座经典复刻石窟

重现历史传奇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便是九座经典复刻石窟的精彩呈现。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复刻数量最多的1:1敦煌石窟经典石窟群。其中八座为特窟(包括一座在敦煌不对外开放的特窟),以及历史价值重大的普窟——藏经洞。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座特窟(莫高窟第217窟)的复刻版本为全球首次亮相,为观众提供了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每一座复刻石窟的制作都融合了高精度数字技术和传统工艺,力求完美再现莫高窟的艺术魅力。通过精准的数字化扫描与精细的手工还原,石窟中的壁画、雕塑、建筑结构等细节得以高度复原,让观众仿佛穿越千年,亲身体验敦煌石窟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震撼。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敦煌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探索。通过复刻石窟的呈现,观众无需远赴敦煌,便能近距离感受敦煌石窟的恢弘与神秘,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创新形式也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范例。珍贵文物与壁画长廊跨越千年辉煌除复刻石窟外,“如是莫高”展览还汇集了数百件敦煌研究院珍藏的文物及壁画艺术精品。展览中的珍贵文物,如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一》《四分律比丘戒本》、西夏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唐代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等,见证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枢纽的辉煌历史。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佛教经典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演变,也展现了敦煌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的独特地位,为展览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厚度。在壁画作品方面,最具震撼力的莫过于《五台山图》。这幅出自莫高窟第61窟的巨幅壁画,面积达45.9平方米,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件,其精湛的技艺与恢弘的布局生动再现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庄严氛围。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这一杰作,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欣赏和感受其艺术魅力的机会,领略敦煌壁画的艺术巅峰。

展览特别打造了一条300米长的沉浸式“壁画长廊”,带领观众进入敦煌艺术的深邃世界。长廊内汇集了数百件壁画艺术精品,如《鹿王本生图》《降魔成道》《萨埵本生》等经典壁画。这些作品以生动的画面、精湛的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着佛教的哲理与艺术的创新。每一幅壁画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成为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带领观众感受敦煌艺术的智慧与信仰。除了壁画与文献,展览还特别呈现了敦煌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如花砖、藻井纹样等精美的装饰元素。观众不仅可以在展览中欣赏到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艺,还能领略敦煌艺术在建筑、雕塑和壁画领域的独特美学体系,感受到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创新互动场景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如是莫高”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多场景体验。通过创新的展览形式,敦煌艺术的千年辉煌在多个场景中,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展览特意打造了超大规模的藻井艺术装置,将观众带入敦煌石窟的神秘世界,直观感受到藻井艺术的宏大与震撼。与此同时,常书鸿先生之女、“敦煌少女”常沙娜先生于七十年前为北京展览馆设计的藻井作品也将在展览中呈现。这一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展现了敦煌艺术的历史延续与创新精神,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为了更直观地探索敦煌艺术的细节,展览还将引入数字化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借助科技手段,“步入”画境,沉浸在敦煌艺术的瑰丽与神秘之中,让敦煌艺术的魅力更加生动鲜活。同时,展览特别呈现了十一部多媒体影像作品,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的长河。其中,《驼背上的历史》和《莫高窟开凿年表动画》在京首次展出。《驼背上的历史》通过商队的视角,带领观众领略丝绸之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莫高窟开凿年表动画》则通过时间轴展示了莫高窟的开凿与发展,揭示了敦煌艺术的悠久历史与演变。这些作品不仅让敦煌文化得以生动呈现,也为观众提供了更立体、更生动的观展体验。在展览现场,还特别设立了“敦煌书屋”和“敦煌驿站”两个特色文化空间。在“敦煌书屋”,观众可以阅读与敦煌文化相关的书籍,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故事;“敦煌驿站”则为观展者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在此休息与思考,感受敦煌文化带来的宁静与深远的哲思。为了让青少年和文化爱好者更深入地理解敦煌艺术,展览开设了专门的研学活动。通过互动体验、艺术创作、专家讲解等多样化的形式,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研学活动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与敦煌艺术亲密接触的机会,也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爱屋及乌,观众对敦煌大展的热爱还延伸到了周边产品上。展厅一层的"沙洲拾光"咖啡厅是除了展厅外现场最火爆的地方,这里以敦煌杏皮茶为原料,调制出了月泉冷萃、如是莫高、琳琅沉沙和胡沙幽雪四款敦煌特调饮品。其中最受欢迎的"如是莫高"特调咖啡,不仅味道上还原了敦煌当地特色,表面的"飞天拉花"更是极具文艺气息,让它成为现场的爆款。

复刻九座经典石窟盛唐第217窟

作为盛唐时期的艺术宝库,此窟因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细的艺术表现广受赞誉,窟内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盛唐人民的日常生活,完美呈现盛唐黄金时代的魅力。本次展览将首次全球公开展示其复刻版本。初唐第57窟

被誉为“美人窟”,以其壁画中菩萨形态的优雅与温婉著称。尤其是南壁《阿弥陀佛说法图》东侧的“美人菩萨”观音像,堪称唐代壁画的巅峰之作。初唐第220窟

此窟为莫高窟初唐时期的代表之一,其壁画的色彩瑰丽,人物形象生动,展示了唐代开国气象和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其南壁西方净土变是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盛唐第45窟

被誉为“精美塑像馆”,以栩栩如生的塑像和精细的壁画著称。窟内的雕塑群像展现了佛、菩萨、天王等人物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盛唐社会各阶层的风貌,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元代第3窟

以其精美的“千手千眼观音”壁画而闻名,观音像的手臂层层叠叠,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技巧,是莫高窟元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作。元代第3窟在敦煌为不对外开放窟,其复刻版本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西魏第285窟

被称为“多元神祇的万神殿”,此窟融合了传统佛教形象和中西方神祇,展示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榆林窟中唐第25窟

被誉为“敦煌石窟艺术之冠”,窟内壁画《西方净土变》精致至极,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之一。临摹品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并且敦煌火车站也有墙面绘制了这一壁画,可见其艺术价值。中唐第158窟

以“最美涅槃佛”而著称,长达15.6米的卧佛像表现出安详的姿态与平静的表情,完美呈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是中唐时期佛教艺术的经典。晚唐第17窟(藏经洞)

藏经洞被誉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其出土文物吸引了全球学者的关注。藏经洞的文献记录了“全世界最古老的星图”和“古代的乘法口诀”等古代智慧,并生动描绘了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展览复原了藏经洞的历史文化,为观众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机会。

雅静 韩文苑

编辑 韩哈哈

资料提供 北京展览馆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潘展乐:赛场上没有退路 只有拼到底

张雨霏 蝶变之后

王羽佳:探索不止 恒动不息

王欣瑜:保持初心,享受比赛和网球本身

新刊

「 2025年4月24日 李娜 」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