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来临时,你知道如何处理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1:01 1

摘要: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场景,也可能潜藏着各种灾害隐患。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大家会如何处理呢?

今年5月12日

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

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2008年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

5121428

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符号

我们忘不了!

如今,汶川已在废墟中走向重生

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提前避险排除隐患?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场景,也可能潜藏着各种灾害隐患。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大家会如何处理呢?

记者:如果驾车道路上积水了怎么办?

市民:“肯定得先停下来,先观察,观察涉水的深度,可不可以通行。”

市民:“那就慢慢地走,慢走水快走沙,差不多慢慢地一点点趟过去。”

市民:“绕开走或者就不走。”

记者:遇上冰雹了怎么办?

市民:“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先躲起来。”

市民:“冰雹肯定是要躲着点的,不可能在外面站着,要是大一点砸着不得了。看天气,如果很阴,别说冰雹了,雨大点都尽量不出门。”

市民:“就不要出来了,就待在室内。”

记者:雨天在室外如何避免触电?

市民:“雨天都在家里。如果出去的话,就躲在商场或者哪个地方,等雨小时候再走。”

市民:“找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远离树,然后远离一些能导电的东西。”

市民:“尽量不要使用带金属的伞之类,不要在一片荒地上站着,可能会成避雷针那种感觉。”

记者:遇上了城市内涝该怎么办?

市民:“城市内涝没有办法,好像也只能减少出门。”

市民:“尽量远离水积得特别深的地方,因为可能有些下水道水井这些开着。用棍子这些试探一下,或者绕开。”

市民:“那就不要出门。”

不同的自然灾害

其破坏性、影响力不同

当它们来袭,我们该如何自救?

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我们的伙伴正在朋友圈求助

一起点击下图

来看看“蓝朋友”如何作答?

面对火灾、地震等灾害时

如何正确应对?

消防员总结了几条简单实用的防灾知识

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 陈磊:“水遇到高温油会瞬间汽化,如果用水去灭火会导致火势猛烈蔓延。正确做法是,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火源;用锅盖或湿毛巾覆盖,隔绝空气;千万不要移动油锅,避免火势扩散。如果火势失控,应迅速撤离并拨打119报警。”

西部文明播报视频截图

消防员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在家时还应注意打扫卫生,收拾屋子。不在家里堆放纸箱等杂物,同时要保持单元楼道的通畅。

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 陈磊:“清厨房,主要清理油污和易燃物;在燃气灶旁边不要摆放易燃物品。家中阳台保持干净整洁,杂物不乱堆,避免成为火势蔓延通道;家中不使用电器的时候,记得拔掉电源插头,做完饭以后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外出时关闭门窗,防止外来火源引发火灾。住宅楼道不堆放杂物,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几乎家家都有电动自行车,隔三岔五就需要给电动车充电。消防员介绍,电动车电池一旦起火,燃烧速度极快,并释放有毒烟气。

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 陈磊:“禁止把电动车电池提到家中充电,禁止私拉电线进行楼下充电。电动车需要充电的时候应在室外集中充电桩上充电,避免过充,充满后及时断电。不私自改装电池,如果老化电池需及时更换。”

通过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我们是可以很好的规避一些安全隐患的。但是遇到如地震的突发情况,我们则需要沉着冷静,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选择恰当的避险策略,而不是盲目的往外冲。

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西昌路消防救援站 陈磊:“遇到地震时,不同场景下的避险策略并不相同。当在平房或低楼层,如果离门口近,可迅速跑到空旷地带;如果在高楼或来不及逃生时,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承重墙角落,护住头颈,远离窗户、吊灯等易碎物品;切勿乘坐电梯,以防停电被困。”

防灾减灾不是口号

更不是“快闪”活动

当洪水冲垮城市街道

当地震撼动楼宇根基

我们才惊觉

灾害离日常生活如此之近

防灾减灾不是政府部门的 “独角戏”

它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安全

掌握面对不同灾害的自救方式

这很重要!

自然灾害发生时

及时有效的自救互救

才更有生存希望!

↓↓↓

以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前兆和避险知识

大家要熟知,更要广而告之

防灾减灾需要大家的助力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