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良观经济|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这一次雷军怎么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21:29 1

摘要: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个人微博发布动态,这是其停止互动一个多月后的回归。

雷军没有想到。

此前一直顺风顺水的小米汽车,如今却深陷舆论漩涡。

而他,也成了“受伤”最重的那个人。

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个人微博发布动态,这是其停止互动一个多月后的回归。

“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众所周知,雷军在网络上一直都很活跃,是懂得“借势”“造势”的营销高手。看得出来,这位昔日激情四射的创业勇士,眼下似乎陷入了“棘手”困境……

01

负面冲击波

过去一个多月,小米经历了太多事情。

3月29日深夜,安徽铜陵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开启NOA智能辅助系统驾驶的小米SU7撞向水泥护栏,三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逝去。

智能驾驶的生死之问,也撕开了小米SU7安全神话的一道口子。雷军,被推向了舆论暴风眼。

这还不算完,网友还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随后“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冲上多个平台热搜榜。

没有结束,还有下面这一个。

多名SU7 Ultra准车主认为,其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或者官方表达有误。在SU7 Ultra发布之初,小米官方和雷军的描述中,选装价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黑科技满满”。

然而,首批车主提车后通过拆解和测试发现,量产版前舱盖内部结构仅有两个装饰性开孔,实际功能与宣传严重不符。

这一发现迅速引发用户质疑。

面对质疑,小米给出的“方案”是没提车的可以改回铝盖;已经提车的送2万积分,折合人民币2000块。

不过,这些补救措施被车主批为“缺乏诚意”。

自从小米汽车接二连三爆出问题后,大家发现这位“网红CEO”突然变得低调了,雷军的社交平台更新少了,连极具风向标的上海车展都少了他的影子。

02

车主要退车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不管小米汽车如何解释。

感觉被忽悠的车主,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了。

于是,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众多小米车主建立退车群、有车主委托律师维权,这一举动直接将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那么,车主要求退车是否合理?

小米汽车的宣传是否构成欺诈,关键在于其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若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高价选装件未实现宣传功能,构成合同履行瑕疵;补偿不对等:2万积分与4.2万元选装费差距悬殊,难以弥补用户损失……多位法律人士公开指出,若虚假宣传被认定,小米汽车可能面临巨额赔偿,甚至触发行业监管风暴。

03

等待的答案

论玩转流量的能力,雷军堪称行业之最。

当传统车企老板还在念稿时,他早已化身“顶流网红”。

2024年的最后一晚,雷军在抖音上进行了他的首次跨年直播,这场直播持续了四个半小时。在直播中,他分享了三个新年愿望:

第一,2025年交30万辆车。

第二,有时间去更多地方看看美景、尝尝美食,顺便测测汽车。

第三,打算在健身房打卡100次。

彼时,有网友称雷军确实不走寻常路,是个营销高手。

咋回事?

在他流量井喷的视频下,评论区成了网友许愿祝福池。

有祝他步步高升、美好生活的,还有人说有钱一定要买小米汽车的。

流量至上者,往往也最容易被流量反噬。

雷军个人IP是小米汽车的最大卖点,但善于制造卖点,也会成为热点。当质量问题爆发时,所有矛头自然指向雷军本人。

若干年前,小米用“性价比”和“宠粉”颠覆手机行业。

若干年后,小米的危机来自用户信任的动摇。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