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亿,刘强东“拿下”这家顶流零售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1:41 1

摘要:官方消息称,京东物流与胖东来商贸集团将正式联手,打造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许昌)供应链基地。该项目预计2025年6月全面投入运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利税5000万元。

作者|李哈尔

编辑|天宇

跳出舆论最好的方式,就是制造一场更大的舆论。

当胖东来因个别网红的造谣而陷入风波时,转身于东来就跟京东达成了重磅合作。

官方消息称,京东物流与胖东来商贸集团将正式联手,打造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许昌)供应链基地。该项目预计2025年6月全面投入运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利税5000万元。

一个是中国电商巨头,一个是线下零售“顶级网红”,王者牵手王者的故事,充满想象。

“双东”的世纪大联合

两位“东哥”的强强联合,犹如在全行业扔下一颗“深水炸弹”。

除去12.5亿元投资、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18.5万㎡的大手笔配置,更让人振奋的是,项目运营后,胖东来8大种类100多个自有品牌系列产品,将通过京东物流,送达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家门。

不久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消费者上午下单的商品,下午一身红衣的京东小哥儿,就送来了印着胖东来logo的大月饼。

很难想象,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也来了一把“跨界联合”。但就像许昌市东城区许州公司董事长孔丽娟所说:“这不是简单的仓库扩容,而是一场供应链的基因重组。”

自1997年创立以来,扎根河南28年的胖东来,凭借极致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被消费者誉为“超市界的海底捞”。然而,“走不出河南”的声音二十几年里也从未断绝。

这几年为了破局,胖东来尝试做小程序、抖音卖货,但都因为物流配送、品控等问题,没有激起多大水花。

此次和京东的合作,不仅能解决物流问题,还能缓解线下门店“挤成5A景区”的客流压力,也断了那些代购们的念想,一举三得。

反观京东,和胖东来携手,早就蓄谋已久。

京东的这种“物流外交”甚至可以追溯到九年前,2016年,京东和沃尔玛开展了一场长达8年的战略合作。京东为山姆提供专属仓配解决方案,山姆的商品通过京东物流触达全国各地。

借助沃尔玛强大的全球采购和供应链体系,京东在百货品类的实力得到大幅提升。2017 年京东618当日,沃尔玛全球购官方旗舰店销售额达到去年双11的4倍。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一样的玩法。只不过京东这次看好的,不仅是胖东来的产品,还有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拼多多9块9包邮就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京东迫切需要像胖东来这样“品质硬、热搜多”的盟友拉拢消费者。毕竟,比起排队三小时,中产们更喜欢动动手指。

同时,胖东来在零售行业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也能帮助京东优化自己的线下供应链,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好物”与“好快”的共振

一个提供好产品,一个负责配送到家,胖东来和京东的合作,表面上是现实版的“瞌睡遇枕头”,更深层次则是两大巨头在价值观上的契合。

胖东来用极致品控打造“零差评”口碑,京东以科技赋能实现“零延误”交付,二者在对质量和服务的追求上,展现出了出奇的一致性。

很早之前马云就曾点赞胖东来,雷军也称胖东来是神一般的存在,大佬的评价高位却保真。

在胖东来消费,购物车带雨罩、宠物免费寄存、不满意无条件退换货,已经成为标配。但这些只是开胃小菜,真正让人信服的,是胖东来对品质的“死磕”。

自建检测实验室,从原料到成品层层把关。上千家供应商因为达不到标准,被淘汰出局,连一包辣条都要做到配料表比脸还干净。

再看京东,依托近67万员工,构建起的物流网络。亚洲一号智能分拣系统24小时连轴转,配送效率直接拉满。

当我们还惊讶于这种质量维度的合作,京东已经靠供应链拼齐了整个版图。

今年2月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行业,创始人送餐、给外卖小哥交保险、“口水战无用”论,频频刷新大众对京东的印象。

与此同时,另有消息称,京东旗下自营超市“京东七鲜”正加速布局,预计6月底天津将增加20家仓店,北京等地也在同步。

当美团还在靠“美团闪购”抢占下沉市场,阿里通过饿了么于高德地图构建“生活服务矩阵”,京东则以超强的物流配送能力,携手胖东来,将客户为先的理念贯彻到底。

京东绕过抢占市场份额的正面战场,曲线救国,在供应链上建造壁垒,看似把账本都摊在阳光下的笨功夫或许能走得更远更久。

正如著名媒体人张继学指出:“胖东来和京东合作,将服务卷到天花板。以后大家提起即时零售,想到的或许不再是低价套路,而是好产品+快配送的黄金组合。”

“双东”联合再次证明,在流量焦虑的放下,市场需要的不是追逐风口,而是回归商业本质,实实在在以客户为中心。

电商经营的逻辑正在被改写

京东与胖东来合作,或许正在改写电商经营的逻辑。

结合分析来看,未来电商的终局,一定是好产品快速度的双重竞争。而这种趋势,我们在现阶段也初见端倪。

一方面,各大平台正在积极推进“人-货-场”的重构。

淘宝对即时配送业务进行战略升级,将“小时达”焕新为“淘宝闪购”,凭借平台海量多元的商品品类矩阵,在即时零售赛道上占据领先地位;抖音充分发挥达人直播的流量虹吸效应,以“内容种草 + 流量转化”的创新模式,重塑即时零售的运营逻辑;美团依托庞大的商户资源网络与高频次消费场景,持续加固本地即时零售的竞争壁垒,不断夯实自身优势。

另一方面,消费端也展现出对低价商品的“摇摆”。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报告显示,低价产品的热销导致消费者获得感大幅下降,29.7%的受访者表示对低价商品的品质严重不满,13.52%的受访者对低价产品的体验只是“将就能用”,有14.87%的受访者坚持“一分钱一分货,一般不买价格很低的产品”。

与此同时,政策也在释放强烈信号。国家邮政局已明确提出,将2025年定为服务质量提升年,通过建立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推行快递服务分级制度等举措,全力推动反内卷,整治恶性竞争行为,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与企业创新的三重驱动下,京东与胖东来的合作已成为行业变革的缩影。

这场“双东”联合不仅是企业个体的破局之举,更预示着零售行业将进入“价值竞争” 的全新时代。

未来,消费者将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低价诱惑,而是从下单时对商品品质的信任,到收货时对极速配送的期待,再到售后环节对服务保障的依赖,每个触点都将成为企业争夺用户心智的关键战场。

面对这场变革,商家或将开启“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区域老字号品牌可借助电商巨头的物流网络实现全国突围,而科技企业则能通过与实体零售的深度融合,将 AI 选品、智能供应链等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当行业竞争从“流量掠夺”转向“价值创造,那些能够沉下心打磨产品、优化服务、深耕供应链的企业,终将在这场零售革命中占据制高点,重新定义商业的核心价值。

参考资料:

来源:派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