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城区木棉飘絮似“飞雪” 当地用摘果洒水等方法防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22:08 1

摘要:周末一场雨后,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五月飞雪”已逐渐接近尾声。自4月中旬以来,陆续有攀枝花市民在网上发布木棉飘絮的视频,白色絮状物漫天飞舞,犹如飘雪。不少市民表示,这种飘絮对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友好,“这画面好唯美,就是鼻子遭不住。”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周末一场雨后,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五月飞雪”已逐渐接近尾声。自4月中旬以来,陆续有攀枝花市民在网上发布木棉飘絮的视频,白色絮状物漫天飞舞,犹如飘雪。不少市民表示,这种飘絮对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友好,“这画面好唯美,就是鼻子遭不住。”

5月1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木棉树整体花期较晚等多个因素叠加导致飘絮较多,目前,当地已通过药剂防治、水车洒水降絮、人工敲落棉果、人工及吊车摘除果实等措施,对主城区约5000株木棉树进行了飘絮防控,清理棉果约2吨。为从源头上治理木棉飘絮,攀枝花市农科院相关专家正开展品种选育研究。

木棉飘絮漫天飞舞像是下雪

不少市民称“鼻子遭不住”

“5月份的攀枝花,竟然在‘下雪’。”近段时间,不少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攀枝花城区“下雪”的视频,“雪花”源自在空中飞舞的白色木棉飘絮。

木棉,是木棉科、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木棉树也被称为攀枝花树,木棉花是攀枝花市的市花。每年2月前后,是木棉花绽放之时,在攀枝花市的金沙江畔和大街小巷,火红的花朵缀满枝头,蓝天白云碧水红花,整座城市的风景美不胜收。

此外,每年12月,让攀枝花城区“变身”粉色花海的美丽异木棉,与木棉树一样,同属木棉科。

不过,美丽异木棉、木棉花陆续凋谢后,攀枝花市民的“烦恼”也即将抵达。木棉树的果实形似卵状,待其成熟时,外皮会裂开、脱落,露出棉花般絮状物。一阵风吹过,飞絮便会像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舞,它们或是飘落在道路旁的绿化带上,或是顺势飘入室内。

4月中旬以来,不少攀枝花市民发布木棉飘絮的视频,飘絮随风起舞,十分壮观。不过,这样的“飘雪”景象只可远观,身处其中,会让有鼻炎或过敏体质的人群很是难受。不少市民表示,“这个画面真的好唯美,就是鼻子遭不住。”

实际上,木棉飞絮是植物纤维,对人体是没有毒性的。但是,若飘絮通过飘飞、呼吸等方式与皮肤和黏膜接触,可能会使部分人群身体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甚至诱发哮喘等问题。

多重因素导致今年飘絮较多

目前已对5000株木棉树进行防控

“木棉飘絮,实际上是植物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一种自然进化方式。”攀枝花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科研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今年5月的攀枝花还会出现“飘雪”的情景,可能和今年木棉树整体花期较晚、其结果飘絮期与攀枝花干燥天气叠加、木棉树恰逢“大年”等多个因素相关。

该负责人介绍说,2021年前后,科研所与当地农林科学院开始合作,借鉴北京等地林业科学院关于治理杨柳飞絮的做法,开展木棉飘絮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攀枝花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科研所等多名专家联合发表论文《“抑花一号”药剂对木棉飞絮的治理研究》,“本研究证实,其有效降低木棉树飞絮造成植源性污染的性能良好。”

“经过我们连续几年的研究,筛选出的在木棉末花期进行药剂处理,可促使木棉花芽花果较早脱落,达到抑絮的目的。若浓度和剂量控制好,短时间内治理飞絮效果明显。”该负责人说,研究选用的“抑花一号”药剂,是通过树干注射等方式进行的,对周边环境与过往行人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药剂主要是参与调节树体内源激素水平,从而干扰幼果的形成和发育,使棉果停止发育、提前脱落,达到抑制和减少果絮的产生,实现‘赏花抑絮’的目的。”参与研究的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相关专家说。

这一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实际推广应用。5月1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3月,该局印发《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做好木棉飘絮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采用药剂防治、水车洒水降絮、人工敲落棉果、人工及吊车摘除果实、修剪木棉树结果多的枝条、花后冲洗树冠等多种措施开展木棉飘絮防控工作。其中,药剂防治主要是采用“抑花一号”。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已对主城区约5000株木棉树进行了飘絮防控,清理棉果约2吨。

飘絮治理仍是难题

防治研究工作还在延续

5月10日,攀枝花多地迎来了一场降雨,飞絮现象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攀枝花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科研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木棉飘絮相关治理工作基本接近尾声,但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目前飞絮治理仍是难题,化学药剂防治治标不治本,不能完全解决矛盾。”在《“抑花一号”药剂对木棉飞絮的治理研究》一文中,相关实验表明,因注射药剂浓度不同,少量树木出现树皮开裂、成花受抑制、部分一级枝条干枯等问题。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相关专家表示,在攀枝花本地开展药剂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木棉末花期,错开了赏花时期。“药剂防治方法效果也不错,落果率有50%到90%。”她说,若全面投入药剂防治,需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不同浓度的药剂,由人工逐一注射,会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品种选育这方面,我们也在开展相关工作。”该专家介绍说,通过野外调查,相关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多花少果”或“只开花不结果”的木棉品种,对现有飘絮多的木棉树进行嫁接,观察其随后几年的开花结果情况。若植株性状稳定的话,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此从源头上治理木棉飘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未见成果。”

攀枝花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治理飘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将继续加强和各有关部门的合作,深入研究木棉飘絮防控的技术和手段。同时,将协同各部门提前谋划和部署,抓住时间节点,采取修剪、清理、降絮、喷雾、洒水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防控力度。

来源:封面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