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仪器仪表被誉为“新质生产力的底座产业”。5月12日,2025仪器仪表产业链生态活动在上海松江启幕,以“数智驱动、新质引领”为主题,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面展示松江在推动产业集聚、生态优化与技术创新方面的系统能力。作为活动重磅板块,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
仪器仪表被誉为“新质生产力的底座产业”。5月12日,2025仪器仪表产业链生态活动在上海松江启幕,以“数智驱动、新质引领”为主题,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面展示松江在推动产业集聚、生态优化与技术创新方面的系统能力。作为活动重磅板块,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同期举行,首次落地上海松江,为高端要素集聚与创新生态构建注入强劲动能。
依托这一高能级平台,松江区在活动期间统筹策划了涵盖产业对接、技术展示、项目考察等多项生态场景化活动,着力构建上下游紧密衔接、创新资源高效汇聚的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区域科技策源能力与产业承载水平。
据悉,本次活动已正式纳入《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成为市级重点支持的标志性产业活动。方案明确提出,通过“补短板、强链条、建生态”等路径,支持高能级平台落地,推动科研与产业双向联动。本次活动落地松江,是上海加快推进高端科学仪器仪表国产替代、打造卓越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松江“平台+生态”模式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
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和创新平台的1500余位代表参会,共话仪器仪表产业未来。自2006年创办以来,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已成为连接产学研用、引领行业趋势的重要平台。本届活动首次落户松江,充分体现了区域在仪器仪表产业领域日益增强的集聚优势与辐射能级。
“我们选择举办地时,尤其看重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与用户生态三个维度,而松江在这三方面表现都十分突出。”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仪器信息网CEO赵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松江集聚了多层次科研用户和整机制造资源,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生态。”赵鑫表示,信立方将通过旗下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等平台,发挥“迎进来、走出去”的桥梁作用,助力科技成果落地。借助主题论坛、实验室开放、线上直播等多元形式,像本次活动这样加速全国资源要素在松江汇聚,助推本地产业生态“走出去”。
作为现代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的“基础设施”,仪器仪表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谁掌握了高端仪器仪表,谁就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当前,松江正加快构建“2+7”现代产业体系,仪器仪表作为七大重点产业之一,被列入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近年来,松江区仪器仪表产业链日益完善,已形成涵盖整机设备、传感器件、系统集成、计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体系,全区相关企业接近400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6.26亿元。
区投促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松江正以“两业融合”为主线,加快推进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仪器仪表领域的融合应用,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为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松江区还设立了企业落户、技术改造、主体培育等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全力助推科创企业做强做优。
围绕关键领域突破与应用场景链接,本次活动期间还策划了“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及多个专题论坛,涵盖生物医药、半导体工艺、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等热点方向,推动上下游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场景。
在当日举办的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专家围绕高光谱成像、量子调控、人工智能赋能仪器仪表创新等前沿课题作专题演讲,展示我国在关键领域科学仪器仪表技术的突破进展。《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24)》亦于同期发布,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趋势研判与决策参考。
活动当天还发布了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科学仪器锦标赛。该赛事聚焦“硬科技”原始创新,旨在打造未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加快推动更多“从0到1”的技术突破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记者:韩海峰
编辑:周雨薇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
来源:上海松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