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国"纯211"高校排名近日公布,这份由ABC排名官微联合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发布的榜单,在高等教育界引发广泛关注。在剔除39所"985工程"院校后,74所纯211高校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显著变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全国34位的综合实力登顶,西安电
2025年中国"纯211"高校排名近日公布,这份由ABC排名官微联合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发布的榜单,在高等教育界引发广泛关注。在剔除39所"985工程"院校后,74所纯211高校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显著变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全国34位的综合实力登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5位)与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并列35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值得关注的是,理工类院校在前十名中占据六席,南京理工大学(38位)、北京交通大学(39位)等传统工科强校持续领跑,而财经类院校则延续着"两财一贸"的强势地位。
北京邮电大学以全国第42位的综合排名挺进纯211高校前十,创造了该校历史最佳战绩。在5G通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北邮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7项,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达到14个。
其毕业生在三大运营商、互联网大厂的就业占比达68%,"北邮码农"年薪中位数突破25万元。
该校还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使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A+,成为抗衡985院校的重要筹码。
华北电力大学虽排名28位,却在碳中和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该校构建的"智能电网+新能源"学科群,深度参与张北柔直电网、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数据显示,国家电网2024届校招录取人员中,华电毕业生占比达31.5%,远超其他电力院校。
其保定校区与雄安新区共建的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已孵化出7家估值过亿的科技企业。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华电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8.2万元/生)甚至超过多数985院校。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榜单最大黑马,排名较上年度提升15位,这得益于其在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突破。该校郑强教授团队研发的煤基石墨烯制备技术,使生产成本降低60%,相关专利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山西省"一煤独大"向新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太理与晋能控股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Nature子刊年度发文量达27篇,创下省属高校纪录。
纵观整个榜单,理工类院校占据TOP30中的19席,反映出科技强国战略的深远影响。财经类院校虽排名稳定,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首次被西南财经大学超越,预示学科格局正在松动。区域分布方面,江苏(9所)、北京(8所)持续领跑,而中西部高校借助特色学科实现弯道超车,如云南大学凭借生态学进入前70,新疆大学在丝绸之路研究中崭露头角。
来源:城市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