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实锤!黄金手镯剪开后流出液体,少近2克,网友:商家太聪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00:36 1

摘要:前几天央视财经是曝光了一个新闻,南京的李女士拿着祖传的金手镯去字画,结果剪开手镯那一刻,所有人都看见了,里面流出了非常多的液体,称了以后是足足是少了1.98克。

前几天央视财经是曝光了一个新闻,南京的李女士拿着祖传的金手镯去字画,结果剪开手镯那一刻,所有人都看见了,里面流出了非常多的液体,称了以后是足足是少了1.98克。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实地调查,李女士这只重达38.96g的手镯,经过商家以旧换新的服务以后,回家发现重量不对。

商家呢是坚称置换过程是合规,但是剪开手镯的瞬间暗藏在夹层中间不明液体就直接暴露在了直播镜头下面。中新社的记者现场记录显示,原本完整的手镯结构竟存在空心的注液设计。

北京的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律师是接受《法治日报》的采访的时候明确指出,如果证实商家是故意使用隐蔽手段减轻克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条,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赔偿。

但是令人值得深思的是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黄金首次消费纠纷里面67%都是涉及以旧换新的服务的。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官网是显示今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贵金属饰品专项整治行动了。

就在这个事件曝光的次日,南京市场监管总已经启动了调查程序,涉事的门店暂停营业,接受检查。《新华社》新的报道是透露了涉事品牌全国门店正在紧急自查自换的业务。

国家级珠宝鉴定师张老师是通过了《消费主张》栏目提醒:在置换的时候。要要求三方复称查看检测机构CMA认证标识,全程录像,保留电子秤的一个读数,警惕工费全免,10倍增值等话术。

媒体在街头随机采访了50多位市民,发现82%的人不知道黄金饰品是存在空心注胶的一个工艺的,76%的受访者遭遇过置换前后重量差异。不是

很多网友都说现在这样的情况太多了,现在黄金的价格已经这么高了,这些商家为了利益,搞出这么多以次充好的东西。

不过不得不说,这个手镯的封装技术真好,竟然能把这么多液体密封在里面,真的是为了欺骗消费者,他们真是煞费苦心了。

现在曹女士已经正式的起诉涉事的珠宝店了,案件正在南京的法院审理中,核心的争议点在于如何判定商家是否故意存在注水的一个行为,还是因为生产工艺缺陷导致了水分的残留呢?

如果证实是欺诈行为,那么消费者需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三倍的一个赔偿,如果是工艺问题,那么只需要补足克重的差额就可以了。

有业内人士是透露,国家标准是允许克重误差为0.01g,但是曹女士的案例中近2克的差额是远超这个合理范围了。

那么你认为这个这次的珠宝店是不是故意而为之呢?对于这个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信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通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文件、中国黄金协会年度报告,所有数据及法律条文均来自权威部门公开信息

来源:三千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