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兽医官员落马背后:一位技术型干部的权力迷失之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23:06 1

摘要:5月12日上午九点四十二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更新的一则通报引发热议:石家庄海关原一级巡视员冯学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拥有38年工龄的"老海关",曾在检验检疫系统深耕二十余载的兽医专家,最终倒在了临近退休的门槛前。

5月12日上午九点四十二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更新的一则通报引发热议:石家庄海关原一级巡视员冯学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拥有38年工龄的"老海关",曾在检验检疫系统深耕二十余载的兽医专家,最终倒在了临近退休的门槛前。

1962年深秋出生的冯学平,在湖北仙桃的农村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83年从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这个农家子弟抱着治病救畜的朴素理想,进入了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进出口动物检疫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位科班出身的兽医专业人才很快崭露头角。

在同事记忆中,年轻时的冯学平是个典型的"技术痴"。为了搞清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他曾在检疫隔离区连续值守72小时;为解决活畜运输途中的应激反应,他带着团队做了上百次模拟实验。正是这股钻研劲头,让他在1998年国家检验检疫局组建时,以36岁的年纪成为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

转折出现在2018年机构改革。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整体并入海关后,冯学平迎来了仕途巅峰——调任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分管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等核心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人事调整本意是发挥其专业特长,却意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在海关系统内部,动植物检疫向来被视为"清水衙门"。但随着进口食品、种畜需求激增,这个领域逐渐成为利益寻租的重灾区。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进口种猪单头价格动辄数万元,检疫证书就是'通行证',这里面的操作空间远超外人想象。"

冯学平案发正值海关系统反腐风暴持续深入之际。自2020年以来,全国已有7个直属海关的12名厅局级干部落马,其中近半数涉及检验检疫领域。这些案件暴露出共同特征:利用专业技术壁垒进行权力寻租,通过修改检测数据、放宽准入标准等手段为特定企业牟利。

值得关注的是,冯学平所在的石家庄海关管辖着雄安新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等国家战略要地。2022年该关查获的禁止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数量同比激增230%,侧面印证了监管压力与利益诱惑的同步攀升。有举报材料显示,某进口肉类企业通过"特批通道"规避常规检疫程序,而相关审批签字正是出自冯学平之手。

冯学平案最引人深思的,是其"技术官僚"身份与违纪违法行为形成的强烈反差。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兽医专家,他本该是国门生物安全的"守门人",却最终沦为破坏监管体系的"蛀虫"。这种转变暴露出三个深层次问题:

首先,专业领域的"信息黑箱"亟待打破。动植物检疫涉及大量专业知识,普通民众乃至纪检监察人员都难以深入监督。建立跨学科的监督委员会、推行检测数据全程公开,或许能有效压缩暗箱操作空间。

其次,行业"潜规则"腐蚀专业精神。在部分海关人员中流传着"检疫章就是金印章"的说法,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某些专家把专业知识异化为谋私工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已刻不容缓。

最后,机构改革后的权力制约机制有待完善。检验检疫系统并入海关后,部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某海关纪检干部坦言:"一个签字就能决定千万订单的生死,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有风险。"推行分级授权、引入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手段,或许能构建更科学的制衡体系。

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回望,冯学平案的警示意义愈发清晰。当63岁的他即将开启退休生活时,等待他的却是党纪国法的严肃审判。这个本该以专业成就画上句号的人生故事,最终以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再精湛的技术能力,一旦失去理想信念的指引,终将在权力迷途中沉沦。

来源:快乐的阳光i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