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机,但它是蓝牙耳挂?飞傲UTWS5 2025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3:30 11

摘要:现在还能坚持更新且好好研发“蓝牙耳挂”这类产物的,估计也就飞傲了,大厂不差这点研发费用,完全可以死磕该类产品,但其实他们也说过,利润太低,坚持的原因是可以增加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所以要是买一些极小众领域的产品,从稳定性、完成度来看,选择一个大品牌还是很重要的。蓝

现在还能坚持更新且好好研发“蓝牙耳挂”这类产物的,估计也就飞傲了,大厂不差这点研发费用,完全可以死磕该类产品,但其实他们也说过,利润太低,坚持的原因是可以增加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所以要是买一些极小众领域的产品,从稳定性、完成度来看,选择一个大品牌还是很重要的。蓝牙耳挂,并不是指现在流行的挂耳式TWS耳机,而是指可以接上HiFi有线耳机“蓝牙耳挂模块”,这个概念在取消3.5耳机孔以后,还是火了好一阵的,但后来厂家们觉得有点吃力不讨好,渐渐的自动放弃了(其实是低端的根本没利润...),现在又回到了“冷门产物”阶段。现在你能看到的新品,基本都是中高端系列了,飞傲的UTWS5就是其一,现如今已经更新到2025全新版本,所以名字就叫UTWS5 2025。

UTWS5 2025的定价是999,我想大部分持HiFi耳机的烧友都能接受这个价格,毕竟一条升级线都多少钱了是吧。关于UTWS5 2025的核心优点,我认为有三个。首先对比老款,它有个很实用很突破的升级,就是它耳机放置舱内的“充电触点”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内部集成的微型无线充电线圈,这个改变对于出汗运动党来说,简直无敌,因为金属触点长期裸露和被汗水滋养的时候,还是很容易生锈的,所以IPX4级的防水自然也就跟上了。第二点就是,它的硬件和软件以及使用逻辑,都彰显着它极高的完成度,一个“好用”的蓝牙耳挂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不亚于一台好的播放器...。

关于硬件,它的芯片采用的是高通QCC5141,这颗芯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传输效率是比较稳的,并且连接快速。只不过我的小米14在打开LHDC的时候,不如Aptx adaptive来的传输距离远,稳定性也是Aptx adaptive强一些,其实这是协议硬伤,所以我建议在室内环境使用的时候,打开LHDC模式,在户外环境开启Aptx adaptive肯定更稳。在解码耳放芯片上,用的是AK4332方案,测试了平板耳塞、多单元动铁以及单动圈,发现这个方案组的推力还是很劲的,符合飞傲许多前端产品的劲道之声,饱满有劲儿,完全不绵软,这种核心优势在前些年的蓝牙耳挂上,几乎不存在,或者说推力太猛声音太劲,那么它的“底噪”也会惊为天人。UTWS5 2025还好,对比有线下肯定没有那样漆黑的背景,但绝对没有任何可以吐糟的地方(信噪比110dB、失真0.002%),这让听歌的时候是足够舒心的。

在软件上,同样可以通过飞傲的APP来享受10段可调节的PEQ,其实默认调音我觉得就已经很标准了,有些加强化的白开水调音,如果你想深入调节人声的润泽度、低频的量感等等,那么这个PEQ调节或者预设调音都算是很靠谱。喜欢打游戏的,也有更低延迟的游戏模式。音量调节也细腻,支持32级的独立音量。

再一个直观优势。就是它的充电舱内部空间很大,我相信玩私模的很多烧友,是很想搭配蓝牙耳挂来用的,这样被动隔音又好,戴的又稳,但很多都是充电舱不够深或者不够大,导致盖子都关不上。UTWS5 2025这种大充电舱就从容多了,搭配我的tremolo私模、CP622B这种长点的耳机,都没啥问题,完美容纳。 不过私模特别长的那种,可能会有些顶住内壁,或者说你加了官方的转接头需要留意下整体长度。

关于蓝牙耳挂的佩戴,其实是很吃耳机本身模具的,有的耳机佩戴浅,力度支撑不够,这个时候就靠蓝牙耳挂的上侧支撑,UTWS5 2025这种属于“紧紧贴合”的,力度分散很均匀,后端的重量也还可以,也不会晃动,长时间佩戴的话,上测和耳廓后方,没有疼痛感。如果是佩戴私模或者树脂公模,那么整个佩戴就接近完美了。关于操作,它是在后端底部设置了一个大大的圆形按钮,触动力度很轻即可,比触摸式好用太多。同时侧方设置了麦克风,支持aptx Voice 32kHz高清通话。

关于声音,我最先搭配的是CP622B这条超旗舰,以往我会经常拿这条塞子做任何形式的AB\测试,因为它的信息量属于T0级别,在信息密度和三频分布,以及音色的平衡感上,堪称教科书,所以也非常适合拿来当尺子。搭配UTWS5 2025之后,上耳最大的感受不是别的,而是被它的背景安定程度所吸引,给人一种很踏实可靠的感觉,完全没必要担心突如其来的“爆音”,有节奏的“底噪”干扰等等,所以UTWS5 2025和入门级蓝牙耳挂拉开最有效的差距,就体现在这了。其次,它在声音上的整体框架感不输当年我评测过的GO pod,那台蓝牙耳挂可是要卖到小3K,但今天同样是拿出UTWS5 2025+CP622B,耳机的整体规模感和瞬态动态丝毫并没有被明显压缩,细节损耗也没那么大,最关键的仍然是“整体框架”优异,大概就是声音没有失形,蓝牙耳挂本身的调校就是偏中正的,像高频器乐这些该快的地方快,到了低频泛音这里该慢的地方也不会太紧张生涩。

如果说声音特点,我会认为UTWS5 2025它在人声的锐度和低频的力度反馈上,会有类似于“缓降”的一种效果,人声锐度有适当的削弱,齿音峰是改善最明显的,然后低频的力度对比有线模式,会柔缓一些,牺牲了一点瞬态速度,换来了更具亲和力的形态。这倒是让它避免了前些年飞傲前端“白开水”的标签,在UTWS5 2025身上并没有察觉出无聊无趣的调音,并且对蓝牙“硬伤”来说,声音质感肯定不如有线来的润泽顺滑,所以前面那两点改变,对日常聆听和曲目杂食性上,有极大的帮助。关于密度,它并没有像GO pod那样去做一个集中强化,而是管好应有的细节之后,密度凝聚力适中,属于平滑、平缓的一个状态,优点是整体一致性高,对于多单元耳机来说甚至能起到“调剂中和”作用,会耐听不少,但对于需要大声压大动态来激发激情的单圈或者平板耳塞,相对应的爽感会削弱一些。所以从各方面来看,UTWS5 2025就是一种习惯日常、标准且稳定耐听的类型。

对于有蓝牙耳挂“硬需求”的人而言,UTWS5 2025可以算是一步到位的选择,因为它在日常通勤、佩戴完善度、接驳通用性、声音稳定性上都称得上是标杆水准,更何况硬件水准和软件交互也算是两大长板,千元的定价不说有多良心,只能说毫无对手了吧,另外,据说他们已经为开发下一代做准备了,UTWS5 2025技术浓度这么高?下一代那想想就恐怖如斯....

来源:邢邢科技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