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今天就是5月13日,农历的四月十六了。随着夏季的深入,全国各地的气温都有了大幅度的升高,但与往年比起来,今年整体温度还是有些偏低的,像现在已经立夏了,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穿短袖裙子了,但今年多地方的人们早晚外出还需要穿外套,昼夜温差达15度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今天就是5月13日,农历的四月十六了。随着夏季的深入,全国各地的气温都有了大幅度的升高,但与往年比起来,今年整体温度还是有些偏低的,像现在已经立夏了,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穿短袖裙子了,但今年多地方的人们早晚外出还需要穿外套,昼夜温差达15度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30度。
按照传统民俗,今天是比较特殊的一天,所以有着很多的说法和讲究,提醒大家,别管多忙,牢记:1不做,2要避,3要忌,别大意。
今日四月十六,有啥说法?
按照节令,今天是立夏的第9天,处于立夏三候中的“二候蚯蚓出”时期。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雨水增多,土壤变得更加湿润松软,适宜蚯蚓活动。
夏季温暖湿润的环境不但有利于蚯蚓的活动,也会增加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所以此时也是人们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
今日四月十六为“既望日”:
古时,人们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时,而“既望”就是其中的一个时间术语,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日。如苏轼《赤壁赋》中提到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里的“七月既望”就是指农历七月十六日。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9.5天,所以农历中一个月的天数为29天或30天。“望”是月亮最圆的时候,通常出现在农历十五,但有时也会是十六,当“望”出现在十五时,十六就是“既望”;若“望”在十六,那么十七就是 “既望”。不过,在实际应用中,“既望”大多指农历十六。
今日四月十六为“除日”:
“除日”属于十二建除之一,古时人们在观察日月形成变化时发现,它们的运行存在着一定的规定,于是人们根据月令和地支的关系,把一年划分成了十二种情况。具体为:
十二建除: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这十二个日子里,以“建日”为首,而建日在每个月的具体日期是不一样的,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等等。什么意思呢?就是正月的地支为“寅”的日子就是建日,然后根据地支的顺序,以此往下推算。
四月建巳,也就是四月逢巳的日子为建日,而昨天是辛巳日,按照推算规则,昨天就是本月的“建日”,而今天则为“除日”。“除日”是十二建除中的第二日,古人认为这一日具有除旧生新之意,象征着告别过去、迎接新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诞生。
今日四月十六,是一个包含了众多文化及意义的一天,所以就有一定的说法和讲究,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结婚嫁娶不止是个人的人生大事,还会关系到两个家庭或是家族,《礼记》中就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的说法 强调结婚不仅是男女双方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具有承上启下、延续家族血脉和祭祀宗庙的重要意义。
所以在我国古时结婚嫁娶是一个比较繁杂的事情,除了要有“聘书”、“礼书”以及“迎书”这三书外,还有“六礼”之说,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也就是要经过提亲、合八字、送聘礼、挑选日子后才能迎娶新娘。可见过程的复杂。
在古代农耕社会,粮食生产对人们至关重要,人们的很多活动都要为农时让路,唐太宗为了不耽误百姓耕种把儿子的加冠礼都改到休耕时举行,而农历四月是农忙时节,古诗中就有“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描述,所以自然不会把流程复杂的结婚嫁娶放在这个时候。再者,农历四月青黄不接,人们手里也没闲钱和过多的粮食,婚礼的准备及仪式后的宴请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所以古时人们一般不会现在这个时候进行嫁娶。
2要避:避免吃太多冷食
夏季气温升高,为了解暑降温,很多人就很喜欢喝冰镇饮料、吃雪糕等冷饮或是冰过的西瓜等,可这些冷食,吃的时候一时爽,时间长了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我国民俗中“冬病夏治”的说法,就是冬季因受寒而导致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经络气血流通旺盛,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体在冬季所受的阴寒之气就会相较容易去除。而吃过多冷食的话,就会会加重身体的寒气,从而导致身体受损。
夏季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的“苦夏”情况,这时人体的肠胃会比较脆弱,如果吃太多的寒凉食物,如冰镇饮品、生鱼片等,就会直接刺激肠胃,从而引发胃疼、拉肚等症状。
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虽然说现在已经属于夏季,但却是一个“假夏天”,天气忽晴忽雨、忽冷忽热的变化不定,前一天还明明是三十几度的高温天气,可能一夜之后就降温十几二十度,甚至是一天之间都可以“一日跨三季”,一天之内冷热反差显著不说,雨水也变得非常频繁,像最近几天,根据天气预报,我国又会迎来大范围的雨水的天气。
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大家一定要提前关注好天气,进行合理穿衣,出门时也建议随身携带雨具,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孩子以及跨地区出差的人。
老话说:“立夏会养不会养,就看天气防不防”,现在处于立夏时节,大家一定要关注好自身健康,平安过夏。#夏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神米东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