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数现代人手机不离身,等于随时暴露在营销环境里,很容易就落入无脑购物的陷阱中,导致添购了一些不实用、不需要也无法保值的物品,不仅让金钱打水漂,甚至演变成"扔了会心疼、留了活受罪"的窘境。
花钱购物会有一种爽感,
但冲动乱买,或是买了没有使用,
都是一种浪费,
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家务负担。
图片来源/ pinterest/ saita
多数现代人手机不离身,等于随时暴露在营销环境里,很容易就落入无脑购物的陷阱中,导致添购了一些不实用、不需要也无法保值的物品,不仅让金钱打水漂,甚至演变成"扔了会心疼、留了活受罪"的窘境。
因此,无论是收纳师或家政阿姨都规劝要定时执行"断舍离",并建议从"防止过度购买"做起。至于落实方法就是从日常小事开始,逐步养成习惯,终而达成停止浪费的目标。对此,她们有以下五点建议:
建议一:购买前,先利用三分钟思考
在各种广告、推荐信息的包围下,有些人就会陷入"越看越喜欢"的错觉里,导致冲动购物,但物品到手后又会感到后悔,心里嘀咕着根本不需要。
为了避免屡屡犯下这种错误,专家及过来人都建议,付钱购买前请先给自己三分钟的时间,想一想"是否真的需要它?"或是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不买会有问题吗?"借此降低购物冲动。
万一真的无法在三分钟内找到答案,不妨先离开现场,走一走、逛一逛或喝杯茶,同时回想家中是否已有替代物可取代…。常规来说,只要维持这种状态一阵子,就能有效抑制乱买的行为。
图片来源/ pinterest/ Jack & Punch
建议二:保质期内用不完,再便宜也不买
贪小便宜有时候是节约、节俭的表现,但更多时候是浪费、不自量力的行为;尤其一旦遇上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时,就容易勾起藏于心里的那股"失心疯"行为。
此时,为了避免浪费,除了先让自己离开促销环境;其次便是想一想"能否在保质期内用完它?"因此,请先回头检查家中库存状态,然后再以此为依据,评估是否要因为折扣、促销等因素而额外添购新品。
请注意,无论价格多么便宜,只要是用不完的物品就是浪费;因此每次购买前都要想想这件事,长久维持下来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图片来源/ pinterest/ Eat This, Not That!
建议三:养成买一丢一的习惯
物品只进不出,总有一天柜子一定会被塞爆,也严重加剧了家务负担。所以收纳师们强烈建议,避免家中成了一间大型废物储藏屋,请养成"买一件就扔一件"的习惯。
换言之,每当要添购新品时,应顺带想想有哪些东西该扔了,并问问自己"一旦买了这项物品,该放弃什么?"借此帮助自己维持相对精简、整洁的环境,做起家务活也会比较轻松。
图片来源/ pinterest/ Rinse
建议四:尽量避免因为"可爱"而购买
不管年龄多大,对于"可爱"的物品都很难拒绝!但问题是,这些东西有一大部分可能既不保值,又欠缺实际的使用功能;因此一旦购买了它们,某种程度就等同是浪费行为。
因此,一旦让"渴望"占了上风,就容易变得不理智,加上万一又有人在旁鼓动,真的会失神购买。所以遇上"可爱"物品时,建议先以欣赏角度看待它们,别急着下手,待认真思考几天后再决定,或许届时就会觉得有没有它们都没关系了。
图片来源/ pinterest/ SPOON HOME
建议五:不要为了明年购买季末折扣品
每到了换季时刻,服饰店总会推出季末折扣品、出清存货;而面对相对便宜的衣物,难免会勾起想捡便宜的心态,想趁着低价先买起来,等待明年再穿。但根据家政阿姨的经验,购买这些季末商品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记性不佳,出现重复购买状况隔一年后,根本就遗忘曾经买过它们藏在某个收纳柜里,来年需要时找不到孩子长大了,衣服穿不下保存不佳,新衣出现损坏状况款式不流行了,完全不想穿上身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反而变成"得不偿失",形成金钱及家务活的浪费。所以若真的想买季末折扣品,请以百搭的基本款为主,并且牢记收纳它们的地点。
图片来源/ Pixabay/ © Markus Spiske
人是情感的动物,自然容易因外在刺激而影响了思考、情绪;但面对购物时,请多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在脑中先盘点一下,也就是通过"等一下"的习惯,降低乱买机率,进而减少浪费行为。
来源:资讯递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