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桥至味是榨菜 | 洛溪回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6:14 1

摘要:江南不乏美味佳肴。而洛溪河畔的斜桥,以盛产斜桥榨菜而闻名遐迩。一道榨菜与香干、肉丝的完美融合,春天里,碧绿的榨菜洗净切成丝条,与金黄色的香干、红色的鲜肉一起煸炒,旺火快速锁住了食材的水分和营养,三种食材的味道在沸腾中融合……

文 | 张利荣

江南不乏美味佳肴。而洛溪河畔的斜桥,以盛产斜桥榨菜而闻名遐迩。一道榨菜与香干、肉丝的完美融合,春天里,碧绿的榨菜洗净切成丝条,与金黄色的香干、红色的鲜肉一起煸炒,旺火快速锁住了食材的水分和营养,三种食材的味道在沸腾中融合……

——题记

最近,清明已过,谷雨将至,春雨淅淅沥沥。在斜桥广袤的田园里,泥土松软,肥嫩的榨菜快速成长。鲜榨菜是人间美味。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这样: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似在向放晴的沙滩献媚。洛涧入淮后逐渐变得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十分爽口。而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斜桥榨菜,犹如碧绿的翡翠,在丝丝的春雨里弹奏着江南的“春之声”。斜桥人好吃榨菜,将榨菜视为一年中的美食。刚盐腌制过的榨菜与肉煮熟,出锅的时候,白中盈绿,冒着热气,肉香夹着榨菜的清香,夹一箸送入口中,鲜美顿时从舌尖溢满心间。

世间百味,各有所爱。唯独一个“鲜”字,能够集万千宠爱,停留在人们的味蕾深处。谁不喜欢那一口“榨菜”呢?

图片源自小红书账号:阿高师傅

斜桥榨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斜桥地区开始种植榨菜。

最初,斜桥并没有榨菜,据说是那年,斜桥仲乐村莲花庵的一位尼姑将“涪陵榨菜”的种子播撒在庵旁,从而使得榨菜在海宁生根发芽。这里冬春二季,气候温和,土壤湿润,有利于发展榨菜生产。加上斜桥一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含钾量高,有机质肥料较多,所产榨菜形圆皮薄,瘤形丰满,根茎细小,容易获得优质高产。

后来,“斜桥榨菜”与大名鼎鼎的“涪陵榨菜”,同为中国的著名榨菜特产,它与欧洲的酸菜、日本的酱菜齐名,被誉为国际“三大腌菜”。斜桥榨菜以其色香味俱佳、入口脆嫩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产品远销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及港澳地区。

有人说:无榨菜不成宴。许多斜桥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榨菜肉丝面开启的。

镇北永达面馆的榨菜肉丝面名声远扬。春天的早上,六十开外,慈眉善目,中等身材的老板永达就忙开了。吸引乡里乡亲的是他的一道令人馋涎欲滴的常见美食——榨菜肉丝面。取最新鲜的榨菜,切成丝,在沸水中焯过,略微一煮就拿出来,以去掉榨菜原有的苦味。再下重油,和切好的鲜肉丝一起加各种调味料上下翻炒,等到榨菜油光铮亮,和肉丝完美融合,浇在煮好的面条上,一碗榨菜肉丝面即大功告成。

早起一碗白粥,一根油条,再佐一碟斜桥辣榨菜,是最常见的早饭配搭。斜桥人的生活如此简单,如此淳朴。

海宁涌潮天下奇观,斜桥榨菜名扬四海。

暮春之际,春风沉醉,不妨邀上几位好友,来江南古镇斜桥旅游,坐洛溪河畔,喝一壶斜桥黄酒,炒一盘榨菜香干肉丝,观赏一场皮影戏,最后加一碗榨菜蛋花汤……

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岂不美哉?岂不妙哉?

来源:正春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