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红村”,一天发货超500万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6:15 1

摘要:“去年12月,义乌市江北下朱的主播们帮我们直播了3场,每场直播都能卖出三千多单板栗玉米面条,相当于企业两个月的线下销量。”秦皇岛一共富项目负责人毛建美翻开手机,展示着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订单提示。

“去年12月,义乌市江北下朱的主播们帮我们直播了3场,每场直播都能卖出三千多单板栗玉米面条,相当于企业两个月的线下销量。”秦皇岛一共富项目负责人毛建美翻开手机,展示着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订单提示。

这是福田街道江北下朱与全国多地“双向奔赴”的缩影。从广西玉林芭乐滞销果园到河北秦皇岛农产品加工厂,从北京中关村农业科技展厅到峪口镇的田间地头……福田街道江北下朱这个“网红直播第一村”,通过构建“总部经济+卫星基地”的创新模式,推动着以流量为犁、电商为田的共富实践蓬勃生长,让“直播带货”的星星之火点燃全国多地共富之梦。

流量浇灌田野农产品借网“破圈”

3月29日,江北下朱的直播间里,带货主播付天激情呐喊:“三二一,上链接!”瞬间,平谷峪口的农科糯336白甜糯鲜食玉米、东樊各庄鲜嫩欲滴的香椿等特色农产品热度飙升,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峪口镇作为平谷直播电商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依托丰富的产品、企业与空间资源,构建起优质的供应链与直播场景。它与义乌携手,开启“引进货盘,输出产品”的双轨合作新征程。

引进货盘时,峪口镇与义乌企业深度合作,从210多万款商品中精挑细选300款。义乌负责全国“一件代发”,峪口统筹货品链接,还建设展销馆与村级网点,推动“义乌直发+农科创产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输出产品方面,峪口镇精选农科创佳品,借助义乌广阔渠道走向全国。

同样在与江北下朱持续合作的还有广西玉林的农户们。农户陈水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只会做传统的产品,不懂电商行业的门道,江北下朱的专业团队一来,很快就点破了我们的窘境,还指导我们每个环节该如何改进。”陈水激动地说,“与他们合作后,物流成本每单降了3元,包装换成国潮风,复购率翻了两番。”这位与土地相伴数十年的茶农,在义乌团队的助力下,茶叶年销量突破几百吨,还创新推出芭乐叶茶。

人才扎根乡土主播孵化“造血”

10年前的江北下朱还默默无闻,直到2015年,村两委主动出击,以优渥条件向全国电商创业者抛出橄榄枝。村两委铺设光纤、改造物流,让简陋店面成为日进斗金的“财富孵化器”。一间间其貌不扬甚至稍显简陋的店面,里头涌动着的是瞬息万变的商机,那里每天上演着日进斗金的财富故事,让人切身感受到江北下朱不仅是造梦摇篮,更成了共富之窗。

“我们组建了‘红色导师帮帮团’,他们一直默默守候在这里,帮助所有初创者‘正式出道’。”福田街道社交电商协会党支部书记金浩敏说,如今,江北下朱有超过8000家电商主体,2000余个品牌在此扎根,日均发货量突破500万单,2万名从业者在这里“造梦”

去年以来,“红色导师帮帮团”将足迹留在了浙江衢州、广西玉林、河北秦皇岛等地。“不少联系人都是当地的农户或者农产品企业负责人,他们不缺优质的农产品,但紧缺优质的电商人才。”金浩敏打开通讯录边展示边说,“如今,江北下朱每周三下午都有电商培训课程,还会组团去各地开展电商培训。”

除此之外,金浩敏带领团队打造“共富货盘池”,巧妙组合义乌小商品与各地特产。金浩敏介绍:“目前,我们还与秦皇岛积极推进‘共富未来仓’项目,在当地打造500平方米的共富工坊,优选义乌的品质货源和当地优质农产品,做好线下展销,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生态联结城乡共富模式“生根”

走在江北下朱的街巷,快递车川流不息。这个聚集8000余家电商主体的村庄,正通过构建“四链融合”的共富生态:供应链上,建立“1+N”云仓体系,总部统筹选品、企业一件代发;物流链上,整合三通一达资源,助农快递成本压降40%;价值链上,为传统产品注入文化IP,六堡茶经社交平台宣传后销售量翻番;人才链上,实施“候鸟计划”,4年内为合作地区输送电商人才 100多人。

“真正的共富不是施舍流量,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闭环。”金浩敏以广西芭乐项目举例,江北下朱团队不仅帮农户卖果,更指导开发芭乐叶茶等深加工产品,让增收从“昙花一现”变成“细水长流”。当手机镜头对准田野,当直播灯光照亮山乡,一幅“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的共富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世界义乌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