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初,73岁的中国围棋“棋圣”聂卫平突发脑梗昏迷入院,经十余天抢救后恢复清醒,这一消息震动棋坛。作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传奇人物,聂卫平不仅是棋界精神象征,其跌宕人生——抗癌十年、三次婚姻、直言作风——亦备受公众关注。此次病发后,常昊、古力等弟子及现任
2025年5月初,73岁的中国围棋“棋圣”聂卫平突发脑梗昏迷入院,经十余天抢救后恢复清醒,这一消息震动棋坛。作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传奇人物,聂卫平不仅是棋界精神象征,其跌宕人生——抗癌十年、三次婚姻、直言作风——亦备受公众关注。此次病发后,常昊、古力等弟子及现任妻子兰莉娅纷纷现身医院,而这位曾以“聂旋风”横扫日本棋手的国手,再度以健康危机引发社会对中老年健康管理的深思。
聂卫平的病情始于5月3日突发言语不清与肢体麻木,次日凌晨陷入昏迷,被紧急送往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团队结合其2013年直肠癌病史,采取溶栓与脑保护联合治疗方案,并调用曾参与抗癌治疗的免疫细胞技术辅助修复。知情人士透露,抢救初期其血氧饱和度一度低于85%,家属甚至收到病危通知。
病发后,围棋界迅速反应。5月6日,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携古力、柯洁等人前往探视,常昊向媒体坦言:“聂老不仅是导师,更是中国围棋的脊梁。”社交媒体上,#聂卫平脑梗#话题阅读量三天破亿,网友翻出其早年单日狂食13只螃蟹、烟酒不离手的视频,热议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侵蚀。
医学专家指出,聂卫平的健康危机具有典型警示意义:直肠癌术后患者本就面临更高心脑血管风险,加之长期高脂饮食,脑梗概率较常人增加2-3倍。其妻子兰莉娅作为抗癌期间主要照料者,此次再度承担陪护重任,每日记录丈夫的血压、用药反应,延续“战时管理”模式。
5月12日,聂卫平苏醒后首次公开录音。略显沙哑的声音通过病房IPAD传出:“谢谢大家,我还要看常昊带徒弟们拿冠军。”这段20秒的录音被中国围棋协会官微发布后,转发量半小时突破50万,棋迷留言“听哭了”刷屏。次日,日本棋院发来慰问信,提及1985年首届中日擂台赛聂卫平逆转小林光一的经典对局,称其为“超越国籍的围棋使者”。
更深远的影响正在发酵。聂老病倒恰逢中国AI围棋崛起,年轻棋手依赖人工智能训练,但聂卫平代表的人类棋手精神内核不可替代。
医疗领域则聚焦治疗技术突破。参与救治的神经科主任向《柳叶刀》提交案例,详述结合癌症免疫疗法修复脑梗后神经损伤的创新尝试。若该方案疗效稳定,或为全球740万脑梗年新增病例提供新路径。而聂卫平能否创造生命奇迹,已成医学界与棋坛共同关注的终极悬念。
聂卫平的病床,此刻成了多重矛盾的焦点:一边是网友对其“放纵饮食害己”的批评,一边是老棋迷“请给英雄静养空间”的呼吁;一边是医学界将之视为研究样本的理性,一边是民众对“棋圣不死”的情感投射。这场健康危机撕开了更残酷的真相——当我们在英雄垂危时才想起珍惜,是否早已错过守护健康的黄金时机?
来源:饭饭讲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