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万红木沙发6万成交?这场破产拍卖背后有啥门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7:58 1

摘要:“一套评估135万的小叶紫檀沙发,最后只卖了6万?”2月4日,阿里拍卖上一场看似“离谱”的破产资产拍卖,让不少网友直呼“活久见”。这套名为“孔雀开屏”的红木沙发,包括三人座、四张单人座、大小茶几等共11件家具,从图片看几乎是全新状态,按理说该是富豪家里的“镇宅

“一套评估135万的小叶紫檀沙发,最后只卖了6万?”2月4日,阿里拍卖上一场看似“离谱”的破产资产拍卖,让不少网友直呼“活久见”。这套名为“孔雀开屏”的红木沙发,包括三人座、四张单人座、大小茶几等共11件家具,从图片看几乎是全新状态,按理说该是富豪家里的“镇宅宝贝”,却因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进入拍卖场,最终以不到评估价5%的价格成交。

点开这场拍卖的记录,规则设置就足够让人好奇:起拍价仅100元,保证金也只要100元,但每次加价最低6000元。

看似“门槛低”,实则“一步到位”的加价规则,反而点燃了竞拍热情——10位报名者中,有人直接加价3万多,最终经过6轮竞价,以6.01万元成交。有围观网友调侃:“这哪是破产清仓,简直像直播间秒杀。”

更让人疑惑的是拍卖主体。

按公告,这套沙发属于债务代偿方河南盒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而非破产的武汉腾云山公司。

而翻看武汉腾云山的拍卖账号,竟挂着4275件待拍品,从玉石、收藏画到各类家具,几乎全是“非生产性资产”,完全不见破产企业常见的厂房、设备等核心资产处置。

这场拍卖的“不寻常”,在参考其他案例后更显蹊跷。3月,河南新乡新蔡县玉绣坊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破产拍卖中,同样出现了河南盒新实业作为债务代偿方,拍卖标的同样是大量家具,连评估机构都与武汉这场如出一辙。有资深拍卖从业者直言:“正常破产清算,优先处置的是能快速变现的生产资料,像这样集中拍卖‘收藏级’家具的情况,10年都难见一回。”

网友的质疑集中在两点:一是评估价的“水分”。135万的评估价与6万成交价差距超20倍,难免让人怀疑评估是否虚高;二是“破产”标签的真实性。有网友查企业信息发现,武汉腾云山并未显示经营异常或失信记录,所谓“破产拍卖”更像给家具销售套上的“流量壳”。

“本质上这是一场‘破产主题’的商业拍卖。”法律界人士分析,根据破产法,债务代偿方有权处置用于抵偿债务的资产,但大量非关联资产通过破产账号拍卖,容易模糊“破产清算”与“商业促销”的边界。更关键的是,普通消费者看到“破产”二字,天然会认为“捡漏”“保真”,却忽略了这类拍卖的评估价可能不具市场参考性。

有参与竞拍的买家坦言:“我就是冲着‘破产清仓’来的,以为能低价买真货,结果发现和普通家具拍卖没区别。”也有红木收藏者提醒:“小叶紫檀家具的价值要看材质、工艺,这套沙发如果真是全小叶紫檀,6万绝对是捡漏;但如果是拼接或仿品,可能连运费都不值。”

这场6万成交的红木沙发拍卖,撕开了“破产拍卖”的一层面纱——当“破产”从法律程序变成营销标签,受伤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扰乱的是拍卖市场的秩序。对于普通网友来说,遇到类似拍卖,不妨多问几句:拍卖主体是否真在破产清算?标的是否属于破产企业核心资产?评估机构是否有资质?毕竟,“破产”二字不该是商家的流量密码,而应是债权人权益的最后保障。

或许,这场拍卖最大的启示是:在“捡漏”热潮中保持清醒——真正的破产资产处置,不会有4000多件“非必要资产”集中拍卖;真正的好货,也不需要靠“破产”标签来博眼球。

理性消费,从看透套路开始。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