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二次元IP衍生品经济)市场规模已达1689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
中国谷子,正在替代日本动漫,引领全球潮流。
但还不能骄傲自满。
该拿来主义的不能放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二次元IP衍生品经济)市场规模已达1689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
近年来,本土二次元企业崛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企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站。
五一假期,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百联ZX创趣场照例吸引着来自全国的二次元粉丝。两家新店的开业,为这个二次元地标带来新的流量。
5月1日,日本动画公司Production I.G&WIT STUDIO和游戏公司世嘉(SEGA)在百联ZX创趣场分别开出全球首家旗舰店,两家新店仅一步之遥。
整个假期,店铺内挤满了“买谷”和打卡的年轻人,多款热门商品被一抢而空。
不过,日本谷子占据中国市场主流的情况正在改变。
据闲鱼发布的《2025 闲鱼谷子趋势报告》,2024年谷子消费进入爆发期,闲鱼平台上的年交易额同比增长105%,今年一季度,中国IP谷子交易额达到日本IP的1.2倍,其中哪吒 IP 谷子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20 倍。
不仅如此,中国谷子在海外也佳绩连连。
以泡泡玛特为例,其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市场。
在美国、泰国等地,有不少人为了LABUBU新款发售大排长队,现场堪比iPhone首发,甚至带动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LABUBU,这个呲着9颗牙坏笑,有着长长耳朵、古灵精怪大眼睛且全身毛茸茸的小家伙,已经是泡泡玛特最赚钱的IP。
这个国际“女明星”在2024年为泡泡玛特赚到的钱,几乎是王一博巅峰期给乐华娱乐一年挣到的钱的5倍多。
目前,LABUBU“一娃难求”,天后级女歌手蕾哈娜、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等明星都将其挂在包上或抱在身前。
但这只是阶段性胜利。
中国谷子,要想做到更大的市场、更有效的文化出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向日本学习,或许成为当下的一个必修课。
举个例子,在日本娱乐产业的版图上,有一个名为万代南梦宫的巨头,它以强大的IP运营能力著称于世,堪称是“谷子经济”的开山鼻祖。
这家企业通过独创的“IP轴心战略”(IP Axis Strategy)构建了一个横跨游戏、玩具、动漫、电影和主题乐园的庞大商业帝国。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万代不仅拥有丰富的IP储备,更建立了一套几乎完美的IP商业化机制。
从经典的高达系列到风靡全球的龙珠、奥特曼,从老少皆宜的吃豆人到近年的爆款3A《艾尔登法环》,它能够将一个IP在不同平台和形式间无缝转化,打造出持久的商业奇迹。
2024财年,其总收入达1.05万亿日元(约合545亿人民币),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标杆。
未来如何才能更好地借助文化创意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出海?
日本受众对于游戏、动画电影的喜好,是否有一些国内业界容易忽略的关键要点?
日本对动漫产业的支持政策中,有哪些值得中国学习?
对此,新闻晨报记者沈坤彧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日本谷子经济探路几十年,中国谷子经济要讲好中国故事,就不该忌讳向日本学习。
具体到文化出海上,则不仅仅是需要和国外的文化生态、接受习惯做融合。
更重要的是,这种融合并不是迎合,而是用容易引发共鸣的文化交汇点,去讲好中国故事。
在美学风格上用国潮,在精神内核里融入中国的价值观,但在叙事表现上务求故事流畅、节奏清晰的潜移默化。
数字文化产品,如网文、网剧和网游已经蹚出了一条路,更多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产品包括数字藏品、元宇宙,都可以是新的切入点。
这些都可以是谷子经济,而非日本谷子狭义上的“玩具”。
不过,日本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在受众挖掘上。
日本一直有国民游戏、国民动漫一说,一些老牌IP依然有极大市场号召力。
整体而言,日本二次元市场是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的全年龄覆盖。
如果要说变化,则是一个时段有一个时段的热衷,如1990年代的热血动漫,而在当下,日本二次元更偏向于萌这一元素。
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游戏在日本市场上屡屡获得佳绩的原因所在。
恰恰是通过萌宠、萌妹子等日本受众喜好的元素,快速切入市场,再用中国风这个日本受众并不陌生的文化符号,形成差异化突破。
这条路径也可以是其他中国文化产品进军日本市场的跳板。
不得不说,日本对二次元产业的支持,确实是全方位的。
其本身作为日本文化输出和商品输出的IP集群,在日本无论是文化届、制造业,都没有任何“歧视”,而是主动配合,甚至在自身产品上预留“接口”,随时联名、共生。
日本对二次元领域无“有色眼镜”的氛围,恰恰是当下中国谷子经济勃发中,需要借鉴和努力达成的目标。
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中国谷子小众化,在围观者眼中异类化,其产业链才有可能实现全年龄化。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书乐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