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际公认猪圆环病毒存在4种类型,其中PCV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文献显示,PCV3已经在全球超过2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和报道。我国猪场的PCV3感染情况近年也急剧增加,据杨汉春教授调研发现,PCV3的整体阳性
外引公猪和妊娠母猪阳性率近60%!PCV3防控关键直指引种,真核表达亚单位疫苗已进入临床评估阶段
目前国际公认猪圆环病毒存在4种类型,其中PCV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文献显示,PCV3已经在全球超过2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和报道。我国猪场的PCV3感染情况近年也急剧增加,据杨汉春教授调研发现,PCV3的整体阳性率已达到31.07%。
遗憾的是PCV3与PCV2在基因组结构和蛋白序列上存在显著差异(核酸同源率仅约46.8%),现有的商品化疫苗均为PCV2疫苗,不能防控PCV3。目前PCV3疫苗研发方向侧重于真核表达亚单位疫苗,部分进展较快的企业已经进入临床评估阶段,据悉其试制品已可稳定形成VLPs结构。在没有商品化疫苗的现阶段,当下的规模化养殖场还是要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尤其要重视引种,减少野毒传播。
PCV3整体阳性率31.07%
流行趋势已经超过PCV2
据报道,PCV3最早于2016年在美国患PDNS母猪的流产胎儿中检出,在271份繁殖障碍样本中阳性率达12.5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PCV3可分为PCV3a、PCV3b、PCV3c亚型。
近年国内的PCV3检出率急剧上升,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团队2018年-2022年间,通过对全国17个省市的2707份病原流调数据,发现整体阳性率31.07%,不同省份病料样品阳性率从7.41-70%不等,其中PCV3a、PCV3b是中国最主要的流行株。
从金宇生物实验室公布的2024年全国病原流调结果中看,2079份猪场病料中,PCV3病原阳性检出率高达23.42%,阳性检出率已经超过PCV2,应予以重视。PCV2的低阳性率也反映出商品化PCV2疫苗的普及对该病防控的价值。
金宇生物实验室2024年PCV2和PCV3病原检出数据
外引公猪阳性率高达55%
精液和垂直传播是散毒主要渠道
文献报道,PCV3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唾液、鼻腔分泌物、粪便、初乳和公猪精液等。
国内某集团猪场监测数据显示,外引公猪PCV2和PCV3的阳性率均在50%以上,而且PCV3可能通过精液感染母猪,导致妊娠母猪阳性率高达60%。这提示公猪引种和精液检测,是防控PCV3进入猪场的重要一环。
某集团猪场2024年PCV2和PCV3检出数据
目前PCV3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基因测序和病毒的分离。北京正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知名养猪专家闫之春提醒,圆环病毒的诊断标准,首先是是否有临床症状,另外他认为病毒含量比定性发现病毒更为重要。在qPCR广泛应用的当下,为确诊该病提供了很好的依据,降低病毒血症减少排毒是控制该病的关键。研究显示,圆环病毒阴性猪感染1-5天即可散毒,3周后是散毒高峰,而且有的散毒长达209天。他认为场内隔离对圆环病毒防控意义不大。后备母猪和公猪的引进才是防控关键。
真核表达亚单位疫苗已进入临床评估
商品化疫苗上市指日可待
研究数据显示,目前PCV3体外培养传代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鉴于PCV2真核表达亚单位疫苗的成功,当前PCV3疫苗研发方向同样侧重于使用该技术路径表达PCV3 Cap蛋白,并使其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作为疫苗抗原。金宇生物作为国内动保头部企业,通过动物评价模型的研发,已经在开展PCV3亚单位疫苗的评估工作,据称其开发的PCV3真核亚单位产品能在电镜下形成稳定的VLPs结构,并经纯化后获得较高的粒子含量。
PCV3 Cap蛋白在电镜下形成稳定的VLPs结构(图片来源:金宇生物)
金宇生物解决方案部专家佘志成博士提出:针对PCV3没有商品化疫苗的现状,生物安全管理在其防控中尤为重要,尤其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检测和数据分析确定本场生产是否存在或者受到PCV3的影响。2、严把引种关,确保引进PCV3阴性猪只和精液。3、全进全出,减少不同日龄猪只混养,降低交叉感染风险。4、重视灭鼠、灭蚊、灭虫工作,减少有害动物传播疾病风险。5、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做好其他疾病的控制,减少PCV3和其他疾病混感造成的损失。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面编辑】徐宇萌
【内容采写】徐宇萌
【数据制图】徐宇萌、金宇生物
【内容审核】李 丹
获取更多数据与资讯
新猪派精选阅读:
来源:小平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