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约有8500吨抗生素流入江河湖海:人类的药,水生生物的“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7:37 1

摘要:一项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主导的新研究发现:全球每年约有8500吨抗生素被排入河流系统,占人类年使用量的近三分之一。这不仅加剧了细菌耐药性危机,还可能对全球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潜在的破坏。

抗生素是我们对抗感染的重要武器,但你有没有想过,它们最终去了哪里?

一项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主导的新研究发现:全球每年约有8500吨抗生素被排入河流系统,占人类年使用量的近三分之一。这不仅加剧了细菌耐药性危机,还可能对全球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潜在的破坏。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Nexus)上,是首次以全球尺度量化抗生素对河流环境的污染影响。

抗生素:从人体进入江河的“无声污染”

研究人员指出,即便经过现代污水处理系统,很多抗生素仍然难以完全降解,最终随排水进入江河湖海。在全球范围内,这些药物正悄然积累。

研究主要作者、麦吉尔大学地理系博士后 Heloisa Ehalt Macedo 表示:

“在大多数河流中,单一抗生素的浓度可能非常微小,但长期、持续的暴露仍会对水生生物甚至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她形容这是一种“隐藏但不断扩大的环境威胁”。

阿莫西林最危险,东南亚最脆弱

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全球抗生素排放模型,并结合了900个实际河流点位的数据进行校准。结果发现:

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 阿莫西林,在全球多地水体中浓度已逼近或超过生态风险阈值;

东南亚地区由于抗生素使用量高、污水处理能力弱,成为风险最集中的“红色区域”;

研究未计入兽用抗生素和药厂排放,这意味着实际污染情况可能更严重。

耐药性,是一场静悄悄的生态灾难

抗生素污染不仅是生态问题,更与“超级细菌”的全球扩散密切相关。

长期接触低浓度抗生素的微生物,会逐渐进化出抗药性基因,这正是多重耐药菌株出现的温床。相关基因一旦通过水体传播,就可能跨越种群,甚至跨越国家边界。

研究共同作者、麦吉尔大学水文学教授伯恩哈德·莱纳(Bernhard Lehner)强调:

“我们不是在否定抗生素的必要性,而是要提醒:它们对水环境的意外副作用已经不容忽视。”

我们能做什么?

研究团队建议,各国应尽快推动:

加强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抗生素去除技术的研发;

在热点区域建立常规监测项目,实时掌握河流抗生素浓度;

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特别是在缺乏监管的发展中国家;

纳入畜牧业与工业来源的全面评估,防止盲区加剧污染。

麦吉尔大学环境工程教授、研究合著者吉姆·尼塞尔(Jim Nicell)指出:

“仅仅是人类药物消费,污染程度就已经令人震惊。如果再加上兽药与制药工业,我们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大。”

结语:我们和水之间的联系,比你想得更深

每一次吃下抗生素,我们或许也在无意间为河流和湖泊投下了一颗“看不见的炸弹”。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和自然之间最敏感的连接。如果不正视这种化学污染,我们最终可能会失去的不只是清澈的河流,还有可以治疗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辰汐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