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家医院,医生们口口声声说要为孩子进行“必要的手术”,而每一次手术都伴随着高额的费用和无尽的等待。父母心中的希望一次次被撕扯,然而,他们始终相信,孩子会好起来。直到耗费100万,第三次手术后,医生终于给出了病危通知,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近日,网上流传着大量“明知道孩子没救,无良医院却故意开膛破肚3次,直到榨干孩子父母攒下的100万,这才舍得下病危通知!”的文章、帖子——
一个普通家庭孩子出生时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为了救治孩子,倾尽所有,四处借钱,甚至卖掉了家里的房子。
他本可以多活几年,却因为三次手术,导致心脏处的肌肉和血管多处糜烂,生命岌岌可危。
在那家医院,医生们口口声声说要为孩子进行“必要的手术”,而每一次手术都伴随着高额的费用和无尽的等待。父母心中的希望一次次被撕扯,然而,他们始终相信,孩子会好起来。直到耗费100万,第三次手术后,医生终于给出了病危通知,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孩子父母没有放弃,带着孩子找到了北京最权威的专家。而专家只看了一眼诊断报告就开始破口大骂:“前三次的心脏手术完全不是在治病,而是在害人!”
孩子父母哀求道:“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专家说:“孩子的病并非无药可医,是可以根治的。但手术的难度极大,成功率只有60%。而且,需要把之前做的手术全部拆掉,重新来过,就像是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一座坚固的大厦。”
手术当天,医生面色凝重地让父母签下同意书,告知他们手术失败的后果。
9岁孩子小小的身躯,被冰冷的手术刀又一次划开。只见孩子心脏处的肌肉被搅得稀巴烂,血管烂得像破渔网!心房因为前三次手术彻底糜烂,紧紧地粘在了一起,就像一团乱麻,让医生们无从下手。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孩子的心脏恢复了正常,医生们的疲惫与欣慰交织在一起,终于在这一刻,生命的奇迹降临。11天后,男孩终于苏醒,微弱的声音中满是对父母的呼唤,泪水流淌,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28天后,男孩终于根治后顺利出院。
与此同时,网上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版本和说法——
近日,一段被恶意剪辑的医疗纪录片片段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视频配以“明知道孩子没救故意做三次手术, 无良医院榨干家属100万”的煽动性解说,导致大量网民对涉事医院展开非理性攻击。然而事实真相与谣言截然相反——这场持续九年的生命接力,恰恰是医患携手对抗世界级医学难题的动人篇章。
自媒体博主们将在医学纪录片《生命源》中的男患儿恶意剪辑加以传播,实则为9岁患儿段浩宇的求医之路,堪称现代医学史上的奇迹挑战。
这个患有"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复杂先心病的孩子,自出生起便在与死神赛跑。其心脏结构之复杂,在国内外文献中均属罕见病例:主动脉与肺动脉互换位置完全错位导致全身长期缺氧,犹如时刻背负着隐形炸弹。
在医学纪录片《生命源》第12季真实记录中:前三次手术均为必要保命措施:6月龄时的姑息手术维持基本循环,3岁半的二次手术改善血流,2021年12月的第三次手术应对急性胸腹水危机,网传“专家怒斥前三次手术”系恶意杜撰,北京阜外医院李守军主任原话为:“前序治疗为后续根治奠定基础”所谓“榨取百万医疗费”实为九年跨地域求医的总花费,与单次治疗无关。
当浩宇2021年末转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治疗,也是上次手术的医院的医生推荐的:“我们这里毕竟还不是最权威的医院,你们可以试试带小浩宇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进入阜外医院时,浩宇心脏已如同被多次修补的脆弱瓷器。以李守军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手术团队配置堪称“医学全明星阵容”: 主刀:李守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技术指导:胡盛寿院士(双动脉调转术首创者);体外循环团队:亚洲顶尖ECMO支持小组。
2022年1月17日9:00,这场载入医学史册的手术拉开帷幕,直至第二天凌晨,这场持续19小时、涉及30余名医护人员的高难度手术,不仅改写了患儿的命运,更创造了复杂先心病治疗的新范式。
在医患关系敏感的当下,这起谣言事件暴露出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医疗纪录片被断章取义剪辑转发超800万次,78%的谩骂评论发布者未观看过完整原片,专业医疗团队承受的舆论压力与实际救治强度形成荒诞对比!
截至发稿,小浩宇已完成术后2年随访,心脏功能恢复良好。这个曾被判死刑的孩子,如今能在操场自由奔跑的身影,或许是对所有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
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孰是孰非,还是请亲自观看北京卫视节目《生命缘》之《逆天改“心”》后自行判断吧。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