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临床用血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每天早点到岗做好准备,就能让献血者早一点完成献血,医院等待输血的患者也能早一点得到救治!”每天清晨,渭南市中心血站机采科护士骆青青都提前到岗,准备采血耗材、清洁卫生、校准仪器,争分夺秒地做着采血前的准备工作。
“保障临床用血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每天早点到岗做好准备,就能让献血者早一点完成献血,医院等待输血的患者也能早一点得到救治!”每天清晨,渭南市中心血站机采科护士骆青青都提前到岗,准备采血耗材、清洁卫生、校准仪器,争分夺秒地做着采血前的准备工作。
机采科作为血站的一线窗口,肩负着机采血小板宣传、招募与采集的任务,搭建起献血与用血“生命之桥”。骆青青在机采科已经坚守了14年,用精湛的采血技能和温暖的笑容,架起献血者与患者之间的生命之桥。多年来,先后荣获渭南市“十佳护士”、“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但对她而言,最珍贵的荣誉是献血者亲切地称她为“最信赖的采血天使”。
“第一次见到骆护士,她温暖的笑容就让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这是很多献血者对骆青青的第一印象。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面对陌生的采血设备,会心生疑虑和紧张。骆青青察觉到献血者的不安时,会一边轻声细语地讲解捐献流程,一边递上一杯热水,潜移默化消除献血者的顾虑。这细微的照顾,让很多献血者慢慢成为固定献血者。她常说:“我们采集的不只是血液,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多年来,骆青青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机采血小板对护士的技术要求极高,整个过程需要60——90分钟,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采集失败。为了精准掌握血管评估技巧,她经常反复练习。面对血管复杂的献血者,她认真摸查血管走向、感触血管弹性、询问献血史,提高穿刺成功率。2023年寒冬的一天,一位产妇大出血,急需血小板。当时正值节假日,市中心血站紧急联系了献血者。骆青青接到电话后,放弃休息,立即赶到单位,成功采集血小板,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骆青青深知,仅有技术远远不够。结合实际,她总结了“三心”服务理念:采集前细心评估、采集中专心操作、采集后暖心关怀。人文关怀是骆青青护理实践中最动人的篇章。她定期回访采集后的献血者,为长期捐献者送上生日祝福,用心记下每位献血者的爱好,有人喜欢喝葡萄糖酸锌钙,有人爱吃水果糖。有位固定献血者因工作调动要离开渭南,临行前特意来到血站最后一次捐献血小板,闲聊中献血者说:“等我再次回到渭南,我一定还来找你捐献血小板。”这样的暖心故事,对骆青青的工作是一种肯定和支持。
十四年风雨兼程,骆青青从初出茅庐的采血护士成长为科室的技术能手。她见证了我市机采血小板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历程,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职业的热爱。未来,她也将继续书写着平凡的护理人生,用热血丹心守护生命的希望。
来源: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