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还真是说对了啊!吴昕再上热搜,主持人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8:06 1

摘要:这位曾经在《快乐大本营》当主持人的吴昕,经常被观众贴上“存在感弱”标签的主持人,如今却成了话题中心。其实我们仔细回顾一下吴昕的经历,她这些年的发展挺有意思的。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主持人是如何完成从“背景板”到“控场者”的转变的。

这位曾经在《快乐大本营》当主持人的吴昕,经常被观众贴上“存在感弱”标签的主持人,如今却成了话题中心。其实我们仔细回顾一下吴昕的经历,她这些年的发展挺有意思的。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主持人是如何完成从“背景板”到“控场者”的转变的。

要说吴昕的变化,我们就得从她一直被观众”诟病“的控场能力说起了。她早期在《快乐大本营》里的时候,她的存在感确实不强。经常被观众嘲笑说“像吴昕那样的主持人,全场不用说话,我上我也行”!但是因为这个综艺里男有何炅、女有谢娜这两个超级主持人,别说吴昕了,就算其他主持人来了,可能也刷不到太多的存在感。

但最近看《奔跑吧》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一点,有一次嘉宾争执时,她突然冒出一句“人家指压板都没说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也瞬间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场面。这种抓重点的能力,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不得不服。

我们再对比同类型节目主持人,比如何炅的圆滑或者谢娜的大大咧咧,其实,吴昕也早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在《明星大侦探》里,她能用“OKR未对齐”这种职场黑话解读案件,既专业又接地气。也难怪有很多观众评价:“她现在说话总能踩中我的笑点和痛点。”这也是她主持功底的又一表现!

当年,吴昕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时,很多人对她真的一点都不看好,说实话,包这些不看她的人里边,就包括了小编自己。但是越到后来,越发现了她身上那闪耀的亮点,那段唱跳经历反而成了她的加分项。

她在《封神训练营》里不顾形象,举着平底锅跳舞的画面,既滑稽又不违和,这种喜剧节奏感,没点舞台经验还真撑不起来。

说到跨界,同时也不得不提她的话剧《片想》。她在舞台上的表演,以及对台词功底的磨练,都更加直接反映了她主持时的情绪张力很饱满。看过现场的人也都夸奖说,她现在接话时的语气起伏明显更自然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反哺效应”。

早些年提起吴昕,给观众们的印象,总绕不开“佛系”标签。但这两年,她的形象明显立体了起来。在《大侦探》职场的特辑里,她设计的“带薪如厕计时器”道具,直接戳中了我们所有打工人的心!她的这种精准捕捉社会痛点的能力,让她的专业形象又难得的多了几分烟火气。

有意思的是,她在不同节目里展现的性格切片。比如《开播吧青年》里聊科技话题时,能用“神经网络算法”打比方;但是在《百变大咖秀》里又能彻底放飞自我。这种“70%专业+30%反差”的组合拳,确实比单一形象更让我们观众有记忆点。

你看像汪涵转型制作人,撒贝宁深耕文化类节目,大家都在找新赛道。吴昕的突围方式就显得非常的聪明——把新媒体传播规律吃透了。她在《奔跑吧》里的表情包和魔性笑声,在抖音上的传播量比正片还要高。

这种适应力在业内非常的关键。就像央视主持人王冰冰,也是通过打造个人IP实现了破圈。不过相比起来,吴昕的路径更加的“养成系”——她用了十几年时间慢慢撕掉标签,这种渐进式蜕变反而更耐看。

五、抛开明星光环,吴昕的职业轨迹对我们普通人也同样有参考价值。

在早期遭受质疑之际,她并未急于反驳,而是默默弥补自身短板。这种“以作品发声”的策略,实则在诸多行业皆适用。

比如她在《脱口秀跨年》自嘲“透明期”经历,既化解了尴尬又传递了她对成长的态度。这种把劣势转化为叙事素材的能力,在个人品牌打造中尤为重要。就像董宇辉转型直播时,把教师经历变成知识带货的差异化优势,本质上都是对职业积淀的重新包装。

当然,我们任何普通人想要蜕变乃至成功,都离不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快乐大本营》时期年均发言不到50句,到现在能独立撑起推理综艺,她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打磨!

结语

下次再看到吴昕上热搜,或许可以换个角度观察:这个曾经被低估的主持人,正在用行动改写行业对“合格主持人”的定义。

正如当初何炅跟她说的那句话:“不骄不躁,沉住气,稳住心,你就会成为最优秀的主持人!,这句话,完全在吴昕身上应验了!

你们喜欢这样的吴昕吗?评论区我们一起探讨。

来源:简简单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