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凌晨,百万粉丝网红“@是小某噢”的账号突然更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视频:“博主已于5月10日晚23时在成都自杀去世,账号交由亲友管理。”评论区更是炸裂——“对方想勒索130万,人都被逼死了!”
“人已经被逼死了!”
5月11日凌晨,百万粉丝网红“@是小某噢”的账号突然更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视频:“博主已于5月10日晚23时在成都自杀去世,账号交由亲友管理。”评论区更是炸裂——“对方想勒索130万,人都被逼死了!”
图片来自成都公安
一时间,全网哗然,无数网友痛心疾首,纷纷声讨“网络暴力”和“敲诈勒索”。然而,短短24小时后,警方的一纸通报让事件彻底反转——这位18岁的网红不仅没死,还自导自演了这场“自杀闹剧”!目前,孙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成都警方立案调查。
(1)精心策划的“死亡剧本”
- 5月10日晚23时,孙某的账号发布“自杀去世”声明,并称“账号交由亲友管理”。
- 评论区“亲友”控诉:“对方勒索130万,人是被逼死的!”
- 账号简介改为:“......安息......”
图片来自网络
(2)警方神速破案,揭开真相
- 5月11日,警方通过电话、视频确认孙某并未自杀。
- 5月12日,民警跨省找到孙某,发现她活得好好的。
- 最终查明:孙某因“一时冲动”,自编自杀信息,并冒充亲友评论,全程自导自演。
(3)勒索指控是否真实?
孙某自称曾被网民造谣辱骂并索要财物,但她既未转账,也未报警。警方仍在核查这一说法是否属实。
(1)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
- 基本处罚: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
- 若情节严重(如引发社会恐慌、占用大量警力),可升级为刑事责任。
(2)若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刑法》第291条之一)
- 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 关键看两点:
✅ 是否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如大规模舆情、线下聚集);
✅ 是否明知虚假仍故意传播(孙某显然是故意的)。
法律观点:
- 目前警方以治安案件立案,但若调查发现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可能转为刑事案件。
- 若勒索指控也是假的,孙某还可能涉嫌诬告陷害罪。
图片来自网络
(1)博同情,涨粉变现
- 类似“被网暴自杀”的剧本极易引发共情,短时间内账号流量暴增。
- 此前已有网红靠类似事件炒作涨粉百万,事后开直播收割打赏。
(2)转移矛盾,掩盖黑料
- 孙某自称被“勒索130万”,但未报警,真实性存疑。
- 不排除是为掩盖其他争议(如税务问题、不当言论)。
这场闹剧的最恶劣影响,是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质疑:
- 消耗社会信任:下次真有网红轻生,网友可能冷漠围观;
- 浪费警力资源:警方跨省核查,本可用于更紧急的案件;
- 助长网络表演文化:为流量无底线,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
法律不会纵容“狼来了”游戏!
孙某的“自杀剧本”看似聪明,实则愚蠢——她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甚至刑事责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演技再好,也逃不过法律制裁!
来源: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