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灾减灾防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十堰竹溪开展2025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9:10 1

摘要: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竹溪县应急委办公室积极响应省、市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结合本县实际,于当日上午在县应急安全体验馆开展2025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消防应急演练活动。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竹溪县应急委办公室积极响应省、市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结合本县实际,于当日上午在县应急安全体验馆开展2025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消防应急演练活动。该活动由县应急委办公室主办,县应急管理局、科协、教育局承办,县红十字会、消防救援大队等多部门协同支持。

实战演练,淬炼应急处置“硬功夫”。上午9时,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海涛宣布活动启动,200余名机关干部、师生代表全程参与。随着模拟地震警报骤响,消防应急演练拉开帷幕——场馆灯光剧烈晃动,师生迅速蜷身躲入“生命三角区”,以书本护住头部;待震感稍减,立即低姿捂鼻,沿绿色疏散标识向安全出口撤离。3分钟内,全体人员无推挤、无滞留,有序完成“从避险到转移”的全流程实操。

此次演练构建“灾前预警-临灾处置-灾后核查”闭环场景,检验了应急救援队伍临灾应急响应、资源调配与综合救援能力,为应对处置突发灾害积累了宝贵实战经验。消防救援大队、红十字会等多部门分工明确:通讯组实时播报灾害动态,救援组排查“失联”隐患,医疗组严阵以待。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真场景、真流程的演练,就是要让‘安全防线’从方案文本转化为肌肉记忆。”

沉浸课堂,培育防灾意识“心引擎”。演练刚结束,知识课堂随即开讲。县应急管理局以汶川地震、野外溺水等真实案例切入,通过动态课件拆解“地震活命三角区”“防溺水六不准”“泥石流逃生8项技能”,将抽象的灾害应对转化为“躲、跑、救”三字诀。特别设置的情景模拟问答环节,聚焦“落水自救方法”“泥石流逃生路径”等实操问题,90%参与者能精准作答,互动率较传统宣讲提升80%。

“发现有人溺水,能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面对提问,学生王雨桐抢答:“要先找漂浮物!”。这种“案例导入-知识拆解-场景应用”的三段式教学,让防灾知识从“展板文字”变为应急技能。现场设置的VR地震体验舱、地震避险模拟装置、灭火器实操训练器等设备,更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互动中掌握地震“黄金12秒”等各类避险技巧。

装备亮剑,科技赋能救援“新战力”。在一楼装备展示区,30余件“硬核”救援设备列阵以待:电动液压破拆工具组可瞬间剪断钢筋,为废墟救援开辟生命通道;无线复合式气体探测仪能精准识别多种可燃有毒气体,为工业安全和环境监测、特殊事故处置提供数据支撑;激流救生衣配备北斗定位系统,在水域救援等高风险场景中为落水者搭建“移动安全岛”。

消防指战员结合河南特大暴雨、土耳其地震救援等实战案例,现场演示装备效能:“这款救生抛投器射程80米,能在洪水围困时快速搭建‘空中救生绳’;水面移动救生担架采用防滑网格设计,30秒内可完成溺水者转运,被称为‘水域救援方舟’。”这些现代化救援装备的展示,既彰显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成果,更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科技护安”力量。

此次活动,实战化应急演练、沉浸式安全教学、全景化装备展示环环相扣,构建起“知识普及-技能培训-实战检验”的全链条防灾体系。竹溪县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逐步把体验馆打造成安全意识的“孵化器”、应急能力的“练兵场”,常态化开展“五进”活动,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筑牢全民安全防线,为竹溪服务支点建设贡献应急力量。

来源:湖北应急管理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