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国地震局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发布震后学校应急避险疏散典型案例,介绍了全国5所中学的“教科书”式避险疏散经验,漳州一中榜上有名,为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国地震局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发布震后学校应急避险疏散典型案例,介绍了全国5所中学的“教科书”式避险疏散经验,漳州一中榜上有名,为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去年4月3日,台湾花莲发生7.3级地震,漳州震感强烈,多所学校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案例视频可见,地震发生瞬间,漳州一中老师迅速组织学生在课桌旁蹲下避险,同时指导后排学生打开教室门。待震动稍停,学校响起应急疏散广播,学生迅速从前后门就近快速有序疏散,老师们则坚守岗位,检查确认教室无人后才撤离。仅用1分53秒,漳州一中就将全校3000多名师生有序疏散到操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
这次“教科书”式高效、安全的避险疏散并非偶然,而是漳州市长期深耕校园地震安全工作的成果体现。近年来,漳州市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推动全市学校100%落实“每学期一堂地震科普课、一次应急演练”,2024年全市累计开展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超2000场次。
截至目前,漳州市已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4所,省级示范校34所,总数居全省第一,漳州一中是省级示范校之一。该校结合校舍结构特点,科学制定分级响应机制,建立“校领导—年段长—班主任—学生干部”四级管理网络,培养“安全小卫士”学生骨干,全面提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疏散能力,为快速有序的应急疏散奠定了坚实基础。(闽南日报记者 林依妮)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