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真的懒吗?过来人讲述本地人学习工作节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09:25 1

摘要:提及意大利时,朋友们都会说“拒绝内卷”“躺就完了”在网络上关于“意大利人爱罢工”“午休三小时”“办事效率低”的段子层出不穷。然而,在意大利留学多年后,我发现所谓的“懒”,实则是另一种高效生存智慧。

被误解的“懒惰”标签

提及意大利时,朋友们都会说“拒绝内卷”“躺就完了”在网络上关于“意大利人爱罢工”“午休三小时”“办事效率低”的段子层出不穷。然而,在意大利留学多年后,我发现所谓的“懒”,实则是另一种高效生存智慧

part 01

学习节奏:散漫表象下的“高压内核”

学生教授都迟到,但是考试挂科率高达30%

课堂氛围

意大利的教授通常都会允许学生迟到(自己也会),但课程的密度极高,课堂质量也很高,在米兰大学,很多专业教授会突然要求在当场完成一个内容,并纳入平时成绩。

考试制度

意大利分为夏季考试季,和冬季考试季,夏季三次,冬季两次,一年五次考试,挂科就要等半年。在米兰大学,在考试季来临时,图书馆通宵党里,意大利的同学占了一大半。

“意大利人看似懒散,实则是时间自主权的掌控者——你可以选择在bar讨论课题,但ddl前的高效产出绝不妥协”

part 02

职场文化:“慢”是为了更好地“快”

“午休3小时?那是为了工作更高效”

弹性工作制

意大利很多设计公司9点打卡,可能10点才会进去状态,下午直接3点riposo下班。不过为了赶项目,连续2周加班到凌晨也是常态。

咖啡社交的玄机

在bar的吧台站着5分钟喝完一杯Espresso,看似在摸鱼,其实是职场人交换信息的高效时间。某罗马投行实习生发现:“同事在咖啡时间谈成的合作,比会议室里更多。”

罢工背后的逻辑

米兰的公交系统动不动就罢工,罢工甚至会提前通知,在罢工期间许多公司启动远程办公。罢工的底层逻辑不是用罢工对抗工作,而是用罢工争取更合理的工作条件。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意大利人年均工作时长1714小时,劳动生产率达每小时54.3美元。

part 03

生活哲学:在“懒惰”中孕育创造力

“我们不是是懒”是在给大脑充电

文艺复兴的启示

一个意大利的教授曾经调侃道:“如果让但丁天天996,恐怕也写不出《神曲》。”意大利人深信留白时间对创造力的价值。

Aperitivo文化

意大利的apertivo总是在傍晚的6-7点,而多年的留学生活让我发现:“意大利的同学,在闲扯淡中碰撞出的点子,比正儿八经讨论出的更鲜活,更加有生命力。”

季节性工作律动

西西里岛旅游从业者冬季“懒散”休整,夏季日均工作14小时,年收入反而高于全年无休者。

part 04

文化碰撞:留学生如何适应“意式效率”

抛弃时间焦虑

“赶在最后一秒完成”是常态,但需提前规划阶段性目标”拒绝拖延症。

利用碎片化社交

在咖啡时间、riposo时间,或者公交站偶遇中主动建立人脉。

最后

懒惰,或许是一种更高级的自律

当我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下“感谢意大利教会我张弛有度”时,终于理解了这种文化背后的智慧:用“懒惰”保护核心精力,在关键时刻精准爆发。所谓的“慢”,不过是把中国式“内卷”换成地中海式“外松内紧”。

意大利式躺平式如何可以设计出“法拉利”做出“帕尔马火腿”,还能让全世界痴迷他们的“无所事事”呢?

本文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今日互动:

“你在意大利经历过哪些‘看似懒散实则高效’的瞬间?欢迎在评论区‘吐槽’!”

来源:意大利留学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