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到1万1盒!最近爆火的“撕拉片”,到底在撕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9:38 1

摘要:它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拍摄后需手动撕拉相纸,相机内部会碾破药水包,让显影药水与光线、温度共同作用,经过短暂的显影和定影,揭下负片相纸,影像即可呈现在正片相纸上。

最近,全网都在问:你“撕拉”了吗?

当手机按下快门就能收获高清影像时,你愿意为一张可能“全黑”的过期相纸豪掷300多元吗?

停产8年的撕拉片相机,为什么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万元?

“撕拉片”,到底在撕拉什么?

撕拉片,全称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是一种即时成像技术。

它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拍摄后需手动撕拉相纸,相机内部会碾破药水包,让显影药水与光线、温度共同作用,经过短暂的显影和定影,揭下负片相纸,影像即可呈现在正片相纸上。

“一撕”再“一拉”,是每张撕拉片出片的必要步骤,撕拉片也由此得名。在数码相机普及前,撕拉片是商业摄影的“黄金标准”。进入千禧年后,随着数码相机推广,撕拉片逐渐小众。

1963年,宝丽来推出首款民用撕拉片相机Land Camera 100型,单盒10张的相纸售价70元。

然而,随着数码摄影的崛起,宝丽来在2008年破产,富士最后一款产品FP-100C于2016年停产。全球库存仅剩约50万张,保质期止于2018年

谁在为“过期的浪漫”买单?

在社交平台上,众多演员、歌手掀起拍撕拉片的热潮,让它一跃成为摄影界新晋“顶流”,相关话题浏览量接近5亿

如今,二手平台上,撕拉片相纸最高一盒卖到了1.23万元。在写真馆里,体验一次撕拉片则要400元左右

新妹留意到,全国不少摄影写真馆都迅速推出了撕拉片服务。“2021年的时候99元拍一张犹犹豫豫,2025年已经398元一张了。”面对价格的上涨,网友小雪对撕拉片望而却步了。

“去年作为成人礼请朋友拍了一张撕拉片,当时只要200元,最近同一家店再去问,已经涨到360元了,明星同款的Bigshot版白底撕拉片更是要价400元。”杭州大学生小唐表示,仅一年时间,单张拍摄费翻倍。“店家告诉我,原先的价格如今可能连相纸都买不到。”

撕拉片相纸价格10年翻了30多倍,不少网友戏称其为“纸片茅台”。

撕拉片,往往和这样一句文案绑定出现——这世界上又少了一张撕拉片。

不过,因为相纸过期,撕拉片成像质量不稳定。有去写真馆体验的网友最后得到了一张边缘显影有晕染的撕拉片,店家解释说相纸过期显像效果不稳定,成像效果堪比开盲盒。

据了解,过期8年的相纸失效率可能达到40%以上,而现存撕拉片相纸无一例外过期8年。

这场“过期的浪漫”为何成为年轻人新宠?

在杭州“siamese film 暹罗菲林”照相馆,“00 后”店主小舒架起一台80年代的宝丽来撕拉片相机,顾客安安认真摆好姿势,想要呈现出最佳状态。

小舒说,比起数字时代的快速成像,年轻人更爱这种仪式感拉满的“复古情怀”。而且,撕拉片堪称“人像神器”,它采用高质量化学配方和较大感光层,能捕捉到更多细节与层次,拍人像时,对肤色、光影和细微表情的还原特别自然。

“出片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安安兴奋地记录下成像全过程。这巴掌大的胶片花了329元,但她觉得很值:“毕竟撕拉片自带稀缺属性。”张雯也有同感:“虽然价格有点贵,但仪式感和情绪价值直接拉满。没有参数和滤镜调整,也不能重拍,记录的就是当下最真实的自己。”

小舒透露,从去年开始撕拉片就火起来了。现在相纸很难买到,像809尺寸的更是稀缺,拍一张少一张,拍摄价格高达999元。店里的相纸都是从爱好者手里收的,有的甚至从海外购入。

“没停产前,一盒相纸也就七八十元,去年2月涨到800-1200元,今年更是飙升到2000-2200元一盒。一盒10张相纸,算下来一张成本至少200元。目前市面上的撕拉片相纸几乎都已过期,越新的相纸越贵,有的甚至能卖到3000元,在二手平台一上架就被抢空。”

小舒还分享了拍摄小技巧:“画面颜色越丰富越出片,动作幅度大一些也有帮助,最重要的是保持表情自然,别眨眼,配合摄影师倒数的 3、2、1。”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店家开始做撕拉片拍摄,竞争愈发激烈,但小舒依旧看好这个市场,“我们会在服务上发力,店里还会为客人提供各种拍摄道具。不过还是要提醒学生党,消费要量力而行。”

撕拉片爆火,究竟是复古情怀的胜利,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噱头”?

撕拉片、拍立得、CCD、iPhone X、大头贴、一次性胶片机......

曾被淘汰的物件一翻身成了夹杂着松弛感和朦胧美感的出片神器。

新妹询问了身边拍过撕拉片的朋友,有人觉得,撕拉片的噪点和偏色能巧妙掩盖皮肤瑕疵,让照片自带美颜和氛围感,定焦、不可逆、手动撕拉等拍摄特点,带来数码照片无法比拟的 “纯手工” 高级仪式感。但也有人直言:“这就是营销噱头,过段时间还会有其他‘人生照片’冒出来,本质都一样。”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年轻人追捧撕拉片这一现象体现了稀缺效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海超表示,“人们往往会认为稀缺的东西更有价值。‘拍一张少一张’的特性激发了年轻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让他们觉得拥有撕拉片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从而愿意为其支付较高价格。”

不知道过一段时间

手机的拍照App里

是不是就会出现“撕拉特效”了

嘶啦嘶啦~

来源:中新浙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