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宽敞明亮的贵宾楼大厅里,14名少年围成半圆,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用中文演唱《歌唱祖国》。“长大后我想去中国的清华大学读书!”孩子们欢快地向习爷爷讲述自己的“中国梦”。
2024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宽敞明亮的贵宾楼大厅里,14名少年围成半圆,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用中文演唱《歌唱祖国》。“长大后我想去中国的清华大学读书!”孩子们欢快地向习爷爷讲述自己的“中国梦”。转瞬已快一年,回顾20多年的发展,秉持“上海精神”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已成为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在战略引领深化、机制创新突破、数字技术赋能路径的引领下,近年来,中国—上合组织教育合作双方以政策引领推动教育链与产业创新联动,探索区域教育治理创新发展之路。
构建多边教育共同体
202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不断深化教育、文旅、体育等合作”“中方支持更多高校加入上合组织大学”。上合组织大学是上合组织教育合作最重要的多边平台。目前,上合组织大学参与院校120余所,其中中方院校有48所。在双边教育合作方面,中国积极践行2012年的承诺,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为其他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来华研修。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学生阿赫罗尔在学校孔子学院学到一口流利中文后,继续选择到浙江大学留学。“我想了解书本和视频里那个多姿多彩的中国,努力学习,做好塔中友谊的桥梁。”他说。举办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多所鲁班工坊落地中亚……上合组织在教育、科技等领域打造一个又一个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在推动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的同时,不断加深着各国民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2024年,中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宣布2025年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在“上合大家庭”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中国的理念和行动体现在教育领域,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教育联盟;未来5年,将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青年赴华交流名额。今年3月,为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教育务实合作,西安交通大学承担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职能,积极推动成员高校教育协同发展与人文交流。此前,在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期间,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7个国家的17所大学领导支持的《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合作成果集》,由“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秘书处正式发布。《成果集》分析了各国高校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及挑战,总结了国际合作的经典案例。发布会上,西安交通大学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阿里法拉比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机构签署“‘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哈产教联盟”合作协议,迈出了国际产教融合的重要步伐。无独有偶,3月24日在中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举行的中国—俄罗斯教育文化交流会暨教育展活动中,多所俄罗斯高校中国考试、招考中心揭牌成立,联合语言培养项目同步启动。“招考中心成立后,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与中方院校、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招收到更多优秀的中国人才,深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领域合作,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副校长罗曼·奥列戈维奇说。
打造“技能丝路”新引擎
乌兹别克斯坦在册合作专业项目学生100名,输出园艺技术专业相关教学标准和专业课程课堂指引及实践教学指导,生成项目实施过程性文件50余份,完成对乌方7名专业教师的相关专业课程本土化转化培训……这是自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提出“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古利斯坦国立大学在2023年底交出的答卷。此前,经上合组织成员国一致同意,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已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挂牌成立。产教融合,开放发展。在政策驱动下的产教深度融合趋势下,中国—上合组织教育合作沿着职业教育路径持续深耕。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正式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后,重庆市教委主动与上合组织经贸平台对接,双方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在协议推动下,2023年2月,重庆市品牌建设促进会中职教育分会成立,覆盖全市36个区县58所中职学校;2023年5月,上合经贸平台教育工作联盟发起成立,以推动教育与产业、经济、科技、文化等融合发展。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主动对接深耕上合示范区的海尔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产教联合体平台建设,构建一体化产教联合体——上合·海尔智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实施“3(中职)+1(企业)+2(高职)”梯度育人模式。2025年金秋,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奏响共谋发展的乐章。4月,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的智能机械实训室里,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法鲁克轻触操作屏,兴奋地向指导教师展示刚编写的控制程序,他说:“我们学习的设备都是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在巴基斯坦是没有的。”像法鲁克这样的学员,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已培养千余人次,更有十多名学员毕业后进入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就业。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乌兹别克斯坦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塔吉克斯坦的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鲁班工坊已在亚欧非30个国家建成34个,随之而来的是以“定制化”的中国职教方案输出中国标准,在人才交流和产业对接中搭起联通的桥梁。
构建数字协同新生态
走进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智能网联实训区,浓浓的“科技味儿”扑面而来——大数据收集分析城市道路沙盘的“实时路况”、可远程操控的模拟无人驾驶车辆在沙盘上行驶。依托中方提供的技术设备,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在该国率先开设了智慧交通课程。“我们学习的技术十分先进,有助于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萨肯·奥拉尔别克说。近年来,上合组织将促进成员国数字合作、推动成员国数字转型作为最前沿的合作方向。2022年,《撒马尔罕宣言》进一步将数字素养领域合作纳入优先方向。同年12月发布的《2022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教育人文交流合作青岛倡议》明确提出加强数字教育合作。作为上合组织数字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推动双边在数字教育政策交流、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于2022年3月上线,截至2024年,已收录超过4.4万门课程,并面向上合国家开放访问权限,支持多语种教学资源跨境共享。今年2月,该平台国际版正式上线。2024年3月,重庆成立“上合经贸平台国际书院筹备工作组”,计划面向上合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学科教育、职业培训及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构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中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已开展国际物流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133个班次的培训,累计覆盖上海合作组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43个、9900余人次。“中方愿与各成员国携手建成制度更加完备、内涵更加丰富、发展更加创新的‘上合教育大家庭’,以数字化开创上合教育合作新局面。”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出席第八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时表示。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3日01版,原标题《共绘上合教育共同体新图景 写在第九届上合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召开之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