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笔耕不辍四十载 散文诗浸乡土美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9:32 1

摘要:邓杰说:“散文诗是掘进的根须,是情感细腻的溪流,是舌尖上可口的味蕾,是湘菜漫溢的辣香……。”读邓杰的散文诗,有一种情感跌宕起伏的快意,更有一种令人咀嚼回味的美感。

邓杰说:“散文诗是掘进的根须,是情感细腻的溪流,是舌尖上可口的味蕾,是湘菜漫溢的辣香……。”读邓杰的散文诗,有一种情感跌宕起伏的快意,更有一种令人咀嚼回味的美感。

2025年初,当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将年度“中国十佳散文诗人”的桂冠颁给邓杰时,恰逢他从事散文诗创作四十年。四十年以来,“当跫音洒向三湘大地,凌晨的钟声总是如期响彻我的血液,响彻我的神经,响彻我的每一次灵感冲动的全过程。” 时间见证,这位新时期先锋作家写下的散文诗华美篇章。

谈及四十年的散文诗创作之路,邓杰很骄傲自己能够坚守在散文诗这块美好的阵地。这份坚守,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梦想的追求。

在散文诗界,许多成长起来的邵阳青年作家总是怀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资江潮”散文诗声浪,那是因为有一位名叫邓杰的引路人。自1985年在《辽宁青年》发表第一章散文诗以来,邓杰就身体力行,坚守在散文诗的创作现场,在散文诗领地引领开拓,坚持把他对土地、对社会、对生活的思索呈现笔端。

四十年深耕,万物入诗行。无论走到哪里,邓杰的散文诗创作始终立足于湘西南这片土地,以故乡的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构筑他的诗歌家园。文学评论界曾高度评价,邓杰的作品是对湖湘人文精神的继承和诗意开掘。

对于邵阳的读者来说,邓杰的名字有着特别的意义,他的作品“红丘陵男人”“红丘陵女人”“红丘陵图腾”形象已深入人心。他在作品中使用的“红丘陵”这个名词,成为湘西南这个地域的专属名词。因为“红丘陵”,爱上湘西南。从邓杰出发,更多人理解了散文诗;从邓杰出发,“红丘陵”赋予湘西南独特的诗意。

邓杰的“红丘陵图腾”系列散文诗,带有对土地的赤诚情怀,具有开掘的深度和思考的厚度。“用梦、光、时间的手指,敲响夜之鼓,敲响红丘陵每一根田塍路的尾巴”,他遒劲有力的诗意笔墨,描摹了红丘陵的一派苍茫和充满希望的春天景象,令人动容、欢喜,又心生感慨。其诗疆域辽阔,遣词造句新颖,等于对一些风物进行重构,独具匠心的描写、个性化的表达,启发了人们对于红丘陵这片土地的认知。这也是他诗歌的特质。

诗如佳酿,诗书见证。邓杰已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青年文学》《中国散文诗报》《诗刊》《星星》《散文》《北京文学》《湖南文学》和《台港文学选刊》等数百家报刊发表散文诗作品。作品多次被《散文选刊》《新华文摘》《青年文摘》等刊物选载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播,20多次获得《人民日报》《诗刊》《中国青年》等报刊征文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邓杰在散文诗领地继续引领开拓,视野更加开阔,专注精进。多年的美食文化研究与推广工作实践,又为他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

他“一手写美食,一手写散文诗”。他说,“挖掘时空的哲理与大地深处的食物存在相同相连的意义,只是诗人的想象力在冬去春来的时候,才会慢慢丰满起来”。

题材的深度挖掘,进一步丰富了诗意空间。2021年8月,《散文诗》杂志重磅推介了邓杰散文诗系列作品《在长沙,我无法拾起湘菜和自己》音频版读本,在业界引起热烈反响。

邓杰说:“我爱美食文化,更爱散文诗创作。”目前,邓杰拥有《湘菜文化的调性》等五部餐饮文化专著,已出版《走进风雨》《红丘陵图腾》《邓杰散文诗选》《尚铜》等六部散文诗专著。

邓杰于2017年创立邓氏湘菜文化师门,专心研究与传播餐饮文化,吸引了120余名青年才俊向他拜师学艺。现为湖南省餐饮文化代言人,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国际餐饮文化艺术家。

四十载为散文诗辛勤笔耕,一段光辉的历程。邓杰说,“我惊讶于荏苒的时光对一位执著于创作的老作者的护佑与厚爱。而且想到了种子的落土、破壳、发芽、抽茎……想到了烈日下的煎烤,雷雨的迫击与浇灌。想到了晨之霜、夕之雾。想到了不眠的灯光。想到了那些铅字写成的作品面世时留在大地上的歌吟”。

这将是他新的开始。在这片墨香四溢的天地里,让我们共同期待他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文丨邓流沙

来源:湘报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