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荒”到“水活”!让每一滴水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甘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09:47 1

摘要:作为国家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双流区通过顶层设计、厂网一体、政策保障“三管齐下”,让“废水”变“活水”。

2025年5月11日至17日

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双流区地处都江堰下游,主要依靠都江堰配水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如何用好每一滴水

双流从再生水利用、智慧水务建设到全民节水行动

探索出一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创新之路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双流

看看双流如何让每一滴水

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甘泉”

再生水利用:破解“水荒”困局的“双流方案”

▲牧马山二期污水处理厂

作为国家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双流区通过顶层设计、厂网一体、政策保障“三管齐下”,让“废水”变“活水”。

▶ 规划引领:将再生水纳入《双流区排水专项规划》,构建“四区八向”管网体系,计划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35%。

▶ 厂网升级: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5亿元,采用先进建造工艺,建成4座全地埋式有动力再生水厂,推动形成全区“11厂5站”污水处理格局,2024年全区再生水利用率达35%(污水年处理量17355.5万吨,再生水厂年利用量达6123.98万吨),每年可节约常规水资源成本约867万元。

▶ 生态价值转化:依托全地埋式再生水厂打造市政公园,如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化“邻避”为“邻利”,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智慧节水:科技赋能“最后一公里”

▲水厂工作工人为小区居民更换智能水表

从“跑腿充值”到“指尖缴费”,双流区以物联网技术推动供水服务智能化:

▶ 老旧卡表改造:2024年全面实现非税电子收缴书改革,用户足不出户实现缴费+开票线上一站式办理服务;2024年全区完成13个老旧小区共计1329户自来水户表改造,老旧小区逐步推行远传水表供水保障。2026年将全面实现线上缴费、远程监测,减少漏损。

▶ 医院节水标杆: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通过水平衡测试、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成功创建“节水型医院”,为公共机构节水提供样板。

全民行动:节水文化浸润生活

▲ 双流的学校主动“认领”一条河流管护,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主题研学等形式学习保护河流的科学方法。

双流区以“一河一校”“节水教育”推动全社会参与:

邀请学生担任“小小河长”,聘请热心公益的民间人士担任“民间河长、社会监督与评论员”参与巡河,让市民了解我区水资源现状,并从自身做起增强节水意识,珍惜水资源。

“一河一校”:全区32所结对学校守护24条河流及干渠,实现了“学校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水新模式。

给予奖励 鼓励企业(单位)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近日,双流区水务局对 2023年至2024年度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表现突出的 18家企业(单位)给予现金奖励。

▶ 市双流区黄甲、西航港、九江、东升 4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 “区级节水型医院” 称号。

▶ 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水平衡测试验收合格。

▶ 蜀镇一期・锦悦府、佳兆业・威登郡等 8 个小区被评为 “区级节水型小区”。

下一步,我区将投资约5000万元,改扩建东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

项目完工后,将利用东升污水处理厂出水每年对白河进行河道水源补充(约1825万吨/年),每年可节约、置换约520万吨非农用水。同时在再生水管道沿线预留12个市政浇洒取水点和5个公园绿化取水点,替代自来水作为白河沿线公园绿化浇灌、道路市政用水,并依托东升再生水工程建设,探索再生水在洗车等市政杂用方面的利用。

水兴则城兴,水安则民安。双流区以系统思维统筹节水与城市更新,用科技、制度、文化三把“钥匙”,打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门。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

共同守护每一滴水

这些节水小技巧

一起学起来

↓↓↓

你还有哪些节水小妙招

评论区见

来源:空港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