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前头,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先说前头,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如有相关疑惑或疑问,都可以私信或留言小编
正文如下:
二十世纪前期,汪晓棠、潘匋宇、王琦等景德镇瓷坛名师,在追求晚清“逸笔草草”浅绛文人瓷画艺术氛围的同时,改变彩瓷工艺,以“新粉彩”工艺绘画入瓷,他们创造性地打破匠气与士气的千年藩篱,在釉上彩的方寸天地间,构建起比宋元文人画更丰沛的视觉史诗。
他们不是简单的匠人,在瓷器的方寸之间,将中国文人画熔铸成瓷器上的永恒经典。他们将诗书画印的文人传统,转化为瓷胎上可触摸的视觉语言,终究在陶瓷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并为日后成为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景德镇彩瓷名家王琦、汪野亭、王大凡粉彩瓷画作品均获一等国际金奖。1928年,以王琦为首,瓷坛名师徐仲南、邓碧珊、何许人、汪野亭、毕伯涛、王大凡、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以“月圆会”的形式结社,发奋挥毫,共同立志于陶瓷美术的创新。因为活动场所常设在珠山龙珠阁、五龙庵,世人便称他们为“珠山八友”。
八友成员这个瓷艺家群体,开创了瓷板画在陶瓷工艺领域一枝独秀的时代。
“珠山八友”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鼎盛于三、四十年代,影响却超越了整个二十世纪。珠山八友文人瓷画长期引领陶瓷美术潮流,直至今日。他们的功绩成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史上一座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值此中贸圣佳三十周年之际,我们隆重推出“珠山八友”十位艺术家作品一套,其题材丰富多样,风格各异,非常难得。藏家历经多年,全世界寻寻觅觅,不惜高价求之,齐聚一堂,藏家迫于经济压力,现低价释出,入藏绝佳时机,不容错过。
民国 王琦 王大凡 汪野亭 田鹤仙 徐仲南 程意亭 何许人邓碧珊 刘雨岑 毕伯涛 珠山八友粉彩瓷板一组(十件)
尺寸:1板二尺六 其余一尺二
题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龙集己巳(1929年)立秋日,仿黄瘿瓢之笔法,作粉彩头面之色,西昌匋迷道人王琦写。钤印:西昌王琦、匋迷
王琦绘高士醉春酒图,人物表情闲适,体态安然,衣褶简约自然,梅枝舒展,暗香浮动,盛酒葫芦横斜,构图干净爽利。题识中“作粉彩头面之色”,明确交代王琦成熟期脸部设色特点,兼具美学意义及史学价值。
题识:解印归来尚黒头,风尘吹满故园秋。一生心事无人识,刚道逢迎愧督邮。时在壬午仲秋月之上瀚黟山大藩,王堃画。钤印:大凡
王大凡绘渊明爱菊图,援引元代贡性之《陶靖节像》诗文,人物面部秀润,刻画细腻,晕染手法独特,讲究明暗变化和色彩透视,立体感强,文气十足。
题识:湖山秋色,民国二十一年,岁次壬申一月,士安选制于珠山,翥山野亭汪平。钤印:平印
汪野亭绘湖山秋色,近景丛林红叶绿树,高低参差不一,屋舍临岸,水光粼粼,江帆远航,宝塔矗立,渐次展开。整个画面雄浑博大,彰显幽深之美。
题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庚午仲夏中浣何许人写于珠山。钤印:许人、何处
何许人绘寒山雪景,米黄色的山岭与雪白的天地交相辉映,银装皑皑,水天一色,坡岸交错,笔触凝练,有宫廷绘画之风。
题识:紫禁春浓雪已消,年年香冷只飘飘。许身入画酬消赏,不嫁东风过小桥。丙戍春(1946年)三月,仿梅花道人点写之大意,古越荒园老梅田鹤仙写于珠山客次。钤印:鹤仙
田鹤仙所绘绿梅,尤为少见。其上追元代王冕之风,以山水功夫画枝条,梅花弄影,梅满字多,雅逸至极。
题识:以介者寿,壬午(1942)立春澹湖刘雨岑写于珠山觉庵,茂源族兄七旬大庆,弟茂润致赠。钤印:竹、人、之印
刘雨岑绘红梅绶带,兼工带写,绶带鸟羽毛纤细,姿态优雅,用笔形断意连,自成舒朗之气。
题识:翱翔一万里,往来数千年。癸未孟夏四月,仲南徐陔写意。钤印:仲南
徐仲南(1872-1953),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毕生从事陶瓷绘画,所学甚广,博采众长,其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无所不精。早年攻人物画作,与王琦同路,有黄慎遗风;继之改习山水,博历代名家之长,多显米氏云山;晚年又偏重于竹石虬松,得戴熙、文同之神韵,自成一格。
题识:自知不是烟波客,握管胡为作钓竿,信手挥来鱼数尾,教君应向画中看。戊辰冬月铁肩子邓碧珊绘于珠山客邸。钤印:碧珊
邓碧珊绘鱼藻图,不事水波,实乃无声胜有声。
题识:谢木古藤臻上寿,依人小鸟号嘉宾,仿新罗山人法,伯涛画于珠山客次。钤印:伯涛
毕伯涛绘紫藤春燕,风格俊逸清新。
钤印:程意亭
程意亭绘富贵花狸图,画面用笔飘逸洒脱,引人人胜,不失优雅大气。
潘陶宇与汪晓棠:民国新粉彩瓷艺的双子星
潘陶宇(1887-1926)
出生于江西鄱阳的书香世家,培养了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等名家,堪称景德镇早期粉彩艺术的启蒙者。其艺术风格以清淡雅丽为特色,擅长花鸟与人物题材,注重文人画的写意精神,笔法简练而意境深远。被誉为民国粉彩奠基人,通过学院教育将文人画理念融入陶瓷创作,其教学体系为“珠山八友”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例如汪野亭的青绿山水、程意亭的工笔花鸟均受其启发。
汪晓棠(1885-1924)
汪晓棠原名汪棣,江西婺源人,1922年与王琦等人创立“瓷业美术研究社”并任副社长,其艺术以工笔仕女为核心,继承清代费丹旭、钱慧安的细腻传统,人物姿态轻盈妩媚,衣纹线条如“行云流水”,设色秀雅洁净。
汪晓棠是新粉彩人物画领军人物,曾参与设计袁世凯“洪宪瓷”,将海派绘画的写实性与陶瓷工艺结合。他主张“诗书画印”一体,虽少用长题款识,但通过“棣印”“晓棠”等印章形成独特标识。其艺术理念通过弟子王大凡传承,对“珠山八友”的文人瓷画群体影响深远。
民国 潘匋宇 粉彩蕉石花鸟图瓷板
瓷板:38×25厘米
钤印:匋宇
潘匋宇的这幅焦石花鸟图,洋溢着浓郁的宋画韵味。画面中,两只麻雀栖于焦石之上,羽毛勾勒精细,神态灵动。旁边芭蕉挺立,叶片舒展,粉色花朵娇艳绽放,生机盎然。背景以大片留白营造出空灵意境,设色淡雅和谐,笔触细腻入微,于简洁中见精妙,尽显传统花鸟画的清逸雅致之美。
民国 汪晓棠 粉彩麻姑献寿图瓷板
瓷板:39×25厘米
钤印:汪棣 晓棠
汪晓棠的麻姑献寿图瓷板,尽显瓷绘艺术之美。画面中心,麻姑身姿曼妙,罗裙飘飘,手持花篮,篮中繁花似锦,寓意美好。她肩扛的花锄自然舒展,似刚采撷完仙花而来。麻姑身旁,一只蓝色孔雀开屏,羽毛绚丽,尽显华贵;天空中,红蓝二鸟翩跹飞舞,增添灵动之感。整幅作品色彩明艳,笔触细腻,将神话传说与瓷绘技艺完美融合,既具传统韵味,又散发独特艺术魅力,仿佛将观者带入祥瑞美好的仙境之中。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