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期举行,94岁的沃伦·巴菲特宣布退休,结束60年投资生涯。
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期举行,94岁的沃伦·巴菲特宣布退休,结束60年投资生涯。
这场大会的演讲,被外界视为巴菲特毕生智慧的集大成者。
他毫无保留,句句直击要害,堪称普通人布局2025年、2026甚至更远未来的行动指南。
看懂了,将受益终身。
什么样的人认知更高?最简单的标准:他说的话听不懂。
巴菲特在演讲中反复强调,人生最大的跃迁,来自与那些“脑子跑得比自己快”的人碰撞。
他们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甚至随口一句建议,都可能让人醍醐灌顶。
普通人往往害怕听不懂,觉得丢面子,结果主动把自己困在舒适圈里。
别怕听不懂,硬着头皮往上冲,哪怕一句没听明白,也能感受到认知的冲击力。
主动找这样的人。去参加高质量的论坛,挤进高手云集的饭局,哪怕当个端茶倒水的角色,也要贴近他们。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大脑的重新格式化。
为什么?因为高认知的人,早就跳出了普通人钻牛角尖的思维陷阱。
他们看问题像鹰俯瞰大地,一览无余。普通人却像蚂蚁,只盯着脚下三寸地。
接触多了,自己的格局自然被拉高。
别怕被拒绝,也别怕被鄙视。
脸皮厚一点,主动请教,主动提问,哪怕被呛几句,也比待在原地强。时间长了,那些高认知的人会记住这个“锲而不舍的家伙”,甚至主动拉一把。
关键在于,行动起来,别等机会自己找上门。
高认知的人,是人生的外挂。靠近他们,等于给大脑装了个加速器。
眼前的蝇头小利,总是让人心动。巴菲特却说,真正的聪明人,懂得放弃看得见的糖果,去换取未来的果园。
别怕表现得功利一点,算计得长远一点。比如,帮别人一个忙,不急着要回报,甚至主动拒绝眼前的感谢。对方会记住这份“无私”,日后回报往往翻倍。
人性喜欢平衡。一个人欠了人情,总想找机会还回去。表现得功利一点,不是要占便宜,而是让人看到长远合作的可能。
短期看,像是吃了亏,但长期看,等于种下了一棵摇钱树。
巴菲特举了个例子:他年轻时,曾免费帮一位企业家分析生意,拒绝了对方当场给的报酬。几年后,那位企业家主动送来一笔大生意,价值远超当年的报酬。
别害怕被人误解为“太精明”。精明不可耻,短视才可悲。主动放弃小利,等于在别人心里埋下一颗信任的种子。
时间会让这颗种子发芽,结果远超想象。
舍得眼前,才能赢得未来。功利一点,别人会更尊重这份远见。
纸质书的时代已经过去,电子书才是王道。
巴菲特说,手机别只用来刷短视频,装上1000本电子书,随时随地翻两页,认知会蹭蹭上涨。
1000本,数量多,才能覆盖足够广的领域。从哲学到心理学,从商业到历史,啥都得沾点边。别嫌多,电子书不占地方,手机一划就开读。
电子书即插即用,等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甚至上厕所的时候,点开手机就能啃几页。
短视频一刷半小时,啥也没留下;电子书读十分钟,可能就记住一个改变人生的道理。
巴菲特自己就是个读书狂人,他说,60年的投资生涯,80%的智慧来自书本。普通人没他那么多时间,但手机里存1000本电子书,等于随身带了个图书馆。
别挑书,别嫌书难懂。随便读,读着读着就懂了。读不懂的书,硬着头皮啃,慢慢就成了自己的东西。
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大脑更值钱。每天读一点,25年、26年,差距就拉开了。
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装满电子书,让它变成大脑的充电站。
风口就是大家都往里挤的赛道。
电商火的时候,全民开网店;直播热的时候,满屏都是主播。
巴菲特却说,风口是陷阱,普通人挤进去,十有八九被割韭菜。
聪明人反着来:别人做电商,就去做实体;别人搞直播,就去深耕线下。
为什么?因为风口人多,资源少,竞争到最后,赚的钱还不够交房租。
反着来的逻辑很简单:人少的地方,机会多。
巴菲特年轻时,华尔街都在追科技股,他偏偏买没人看好的传统制造业,结果赚得盆满钵满。普通人没他那么大的本事,但道理一样。风口上,大家都在抢同一块蛋糕,蛋糕再大也不够分。反着来,等于独占一块没人碰的蛋糕。
别怕反着来会被人笑。别人笑的时候,已经在偷偷模仿了。关键是,找到没人注意的角落,闷头干,默默赚。25年、26年,风口会变,但反着来的逻辑永远管用。
风口是别人的盛宴,反着来才是自己的舞台。逆流而上,往往柳暗花明。
巴菲特在演讲中提到,普通人想脱颖而出,最可靠的办法是把一门技能练到极致。
别想着样样通,样样通等于样样平庸。挑一门自己擅长的,玩命钻研,做到无人能及。
无论是写代码、做设计,还是修车、做饭,做到极致,世界都会为这份专注让路。
极致是一种稀缺品。普通人总想速成,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结果啥也没学成。
专注一门技能,等于在细分领域挖了一口深井。井挖得够深,水自然源源不断。
巴菲特自己就是例子:他60年只干投资一件事,硬生生把自己干成了“股神”。
别怕枯燥,别怕慢。每天进步1%,一年就是37倍。持续精进,25年、26年,回头看,自己已经站在了山顶。关键是,选定方向,埋头干,别左顾右盼。
极致是普通人的王牌。专注一件事,时间会给出最好的回报。
巴菲特的最后演讲,像一盏明灯,照亮普通人前行的路。
玩命接触高认知的人,主动放弃眼前小利,手机里存满电子书,逆着风口走,持续精进一门技能——2025年、26年,乃至更远的未来,属于那些愿意行动的人。
别等天上掉馅饼,馅饼从来只砸在跑得快的人头上。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