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解决“大麻烦”!“微创中的微创”助力八旬老人闯难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0:20 1

摘要:大医一院金普院区普外科主任安伟德教授团队接诊后,反复研读病历资料。老人年事已高,心肺功能本就较为衰弱,结肠多处肿瘤病灶不仅引发了贫血等多项身体指标异常,且升结肠病灶已经导致了肠套叠和不全肠梗阻。如果依照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会给本已孱弱的老人造成极大创伤。

5月6日,在接受手术一个月后,战胜病魔的八十多岁高龄的徐奶奶来到大医一院金普院区普外科复诊,检查显示各项指标良好。

日前,徐奶奶突感腹部不适,大便不规律,还伴有贫血症状,经旅顺当地医院检查,在结肠部位发现了多处肿瘤。辗转北京就诊后,徐奶奶来到大医一院金普院区普外科。

大医一院金普院区普外科主任安伟德教授团队接诊后,反复研读病历资料。老人年事已高,心肺功能本就较为衰弱,结肠多处肿瘤病灶不仅引发了贫血等多项身体指标异常,且升结肠病灶已经导致了肠套叠和不全肠梗阻。如果依照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会给本已孱弱的老人造成极大创伤。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金普院区普外科立即组织全科展开深入研讨,综合考量老人的身体指标、过往病史以及当下病情的特殊性,最终制定出单孔+ 这种先进的“微创中的微创”全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及降乙交界结肠癌根治手术方案,即运用单孔+方式来解决升结肠、降乙交界两处病灶,实现全腔镜下的高效根治手术方法。

在金普院区麻醉科、病房及手术室护理团队的紧密配合下,仅仅耗时两小时四十分钟,这场难度极大的单孔+2全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及降乙交界癌根治性切除手术顺利完成。医生们凭借精湛的镜下手工缝合技术完成消化道重建,随后通过+2孔放置腹腔引流管。整个手术过程行云流水,将“微创中的微创”理念发挥到极致,最大程度减轻了对老人身体的创伤。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前沿微创技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辅助手术以及四、五孔全腔镜手术,它仅需通过一个微小切口完成所有精细复杂的操作,使患者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而且,它还减少了多孔手术所产生的troca孔疝、出血及黏连等并发症,因此被称为“微创中的微创”。

金普院区普外科自2015年开展单孔腹腔镜这项技术以来,逐步完成了单孔疝、阑尾、胆囊、单孔+胃肠及肝脏手术,于2024年首次完成单孔+的全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凭借过硬的镜下手工吻合等全腔镜下技术,被切除的病灶均可从单孔的troca取出,避免了腹腔镜辅助重新开口这一操作。

目前,金普院区普外科绝大多数胃肠手术都采用全腔镜下这一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并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灵活选用单孔+这种进阶技术,极大提升了微创手术的整体技术水平,为今后单孔机器人的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医一院于2018年在金普院区以金普院区普外科为班底成立“微创及日间手术中心”,中心在安伟德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深耕,微创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科室团队的全腔镜荧光腹腔镜手术视频在全国大赛上获奖;LPD手术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受邀参加全国“非胰头癌LPD-RCT”多中心研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成员单位之一;自2018年起,每年召开“金普微创外科新技术暨日间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学术研讨会”,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微创手术直播,有力促进了区域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未来,金普院区普外科、微创及日间手术中心全体人员将继续砥砺前行,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为疑难病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诊疗服务,续写守护健康的新篇章。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