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被广电总局确定为超高清发展年,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在CCBN2025主题报告会致辞中透露,今年将“推动全国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等全面实现超高清化,北上广及其他6省市超高清卫视主频道及客户端陆续开播;新增超1800万台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
2025年被广电总局确定为超高清发展年,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在CCBN2025主题报告会致辞中透露,今年将“推动全国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等全面实现超高清化,北上广及其他6省市超高清卫视主频道及客户端陆续开播;新增超1800万台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
中国超高清产业化落地驶入快车道!但是,多年“视强听弱”的发展失衡已成为超高清体验的最大掣肘。而如今,“听”这块超高清最短的板正在被努力补齐,北京元响智能便是其中的先锋,流媒体网走访其总部并与元响总经理黑维炜对话超高清“听”的跃迁之路。
“声音”是有着从1到20跃升空间的新战场
相对于欧美市场环绕音响27-30%的渗透率,中国不足1%的占比可谓对比鲜明。造成环绕音响在国内渗透率过低的成因复杂,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超高清视频与环绕声所带来的优质体验高度依赖临场感。视觉更加直观且对展示环境限制少,因此不管是用户感知还是企业比拼,此前“超高清”都更偏视觉层面——4K尚未普及8K已经来临。然而搭配4K、8K的却不是全景声、环绕声而是立体声,这样的超高清是跛脚前行的。
黑维炜强调:“影院体验是视觉+听觉双重沉浸,十年来围绕画面的竞争似乎一直是焦点,而掌控情绪与氛围的声音才是新的战场——中国市场1%的渗透率5年内必将达到20%的全球平均水平。”
从1%到20%的跃升,不止是超高清体验短板以及产业链短板的补齐,更有望催生出一个千万级乃至亿级规模的庞大市场。而元响对渗透率提升的信心源自其已坚持奋斗3年的市场研判,源自智能家居、FTTR等技术迅速普及的大背景,也源自2025年广电总局着力推动的超高清发展年开启,可谓天时地利人齐备、时不我待。实际上很多电视企业也已经在音响新战场加速行动,例如三星回音壁,索尼家庭影院bar,海信HT Saturn,华为悦彰家庭影院等等。
智能化:“最低门槛”的音响革命 电视、投影在显示效果上已接近电影院水平,音响技术的升级迭代成为必然。而黑维炜认为,智能音响是一个对老百姓来说门槛最低的产品形态——其特点鲜明、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让音响充分触达老百姓。国内用户对5.1环绕声的认知程度较低,不管是市场的规模化化还是Vivid国标落地,“先触达再谈其它”。
选择走“智能音响”之路还与元响创始团队积淀的行业经验紧密相关——其团队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并成功推动了电视向互联网电视的转型进程。如今,元响团队将十年经验总结的方法论应用于音响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之中,以“智能”叩开超高清“听”的升级之门。
据悉,具体让用户感知音响智能化的方式包括硬件即服务、内容场景化运营和极简式部署等。其中硬件即服务是基础——通过智能模组将传统音响升级为可联网、可安装应用的智能终端,内容场景化运营是要义——整合制作环绕声电影、音乐会、有声读物等资源,强调“临场感”“沉浸感”体验;极简式部署是关键——主打“即插即用”,让用户像购买家电一样轻松搭建“客厅影院”。至于deepseek这种时下大热的AI交互,黑维炜说环绕声“还没到这个阶段”,要先把从普通电视到智能电视那个时代快速补齐,但以智能硬件为底座的音响产品接入AI应用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三驾马车:硬件+软件+内容
黑维炜表示,国家超高清音频标准落地中存在的一些难点,诸如1)缺少终端;2)没有内容;3)没有新场景难以刺激老百姓产生新消费;4、UWA标准落地需要商业模式支撑等等,元响恰恰在解决的问题,以“硬件+软件+内容”的方式。
硬件是第一架马车。环绕声的落地需要物理音响的支持,国有Audio Vivid标准落地慢的重要原因便是没有终端能播。智能音响适合教育市场,以音响形态落地带来了新场景和新功能,给消费者足够的换新动力。
第二架马车是软件,元响为音响厂商提供智能模组等关键板块解决方案,助其将传统音响升级为智能音响。此外,还为运营商、酒店、电视/投影等企业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内容是第三架马车,目前因市场体量不足,内容方缺乏投入动力。元响获取相关内容授权,并主动承担APP开发、介质制作、运营、市场开拓等工作,已累计超过3000部环绕声电影。
“想进场就得既做硬件又做软件又做内容,这是我们三年经验的总结。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点都是变量,关键在于要素的调配——保持动态领先才是关键。”黑维炜说。
5年20%渗透率的野望与挑战
元响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最难的阶段已经过去,而行动则在加速。例如,CCBN2025上,元响和未来电视合作搭建了智慧全景声体验间。UWA联盟也将元响作为VIVID标准在智能音响方向的重要合作伙伴,以高优先级支持元响完成VIVID技术对接。此外,黑维炜将在下周(5.22-23日)“中原论道”《智能音响新物种推动超高清“视-听”同步落地》的主题演讲中发布为IPTV、有线网络量身定制的快速落地方案。
而拓荒期的艰难还历历在目:1)内容整合不易,智能音响初期市场太小内容商动力不足,元响主要靠在广电行业20年积累的信任,以持续制作高质量的音视频内容库;2)音响智能化没有配套芯片和PCB这种规格的模组,元响投入2000多万研发成本花了两年才把模组做了出来;3)市场营销也没有经验可循——以什么产品作为第一款产品?做什么价位的产品?摸索过程中能否坚持投入?能否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渠道?黑维炜感慨,一个东西大家都在卖,以便宜50%的方式切入市场最简单,但新兴产品入市首先要解决冷启动问题。“这和当年激光投影刚出来时类似,极米、坚果也是付出了巨大的投入。”
在视觉技术趋近物理极限的当下,声音赛道的价值正在被重估。元响智能2025的关键词是“打样”,希望带动更多同路人一起奔向20%的渗透率。用黑维炜的话说,视听中“视”那一半太卷了,4k之上已经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意而是产业未来愿景,但升级“听”的智能音响产业变局刚刚开始,未来可期。
在商业征途上,时间差与窗口期是先行者的奖品。期待智能音响放量突破的路上,元响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
来源:流媒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