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童失联7昼夜!救援队7 次冲锋,谣言与真相交织下的生命救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7:27 1

摘要:2025年5月11日的清晨,石谷解山间浓雾依旧弥漫,上千支手电的光束努力穿透雨幕。此时,距离 8 岁男孩邹某樽失踪已经过去了168个小时,救援队正第7次向着海拔1803米的原始密林发起冲击。

2025年5月11日的清晨,石谷解山间浓雾依旧弥漫,上千支手电的光束努力穿透雨幕。此时,距离 8 岁男孩邹某樽失踪已经过去了168个小时,救援队正第7次向着海拔1803米的原始密林发起冲击。

图片来自网络

两只负伤的搜救犬蜷缩在临时帐篷里,脖颈间的纱布和脚掌的绷带隐隐渗出暗红色,它们见证着这场牵动全国人民的生死营救。五月的石谷解本不该这般阴冷。5 月 4 日下午,游客小林拍摄到的画面,定格了男孩失踪前最后的影像:身穿蓝白条纹衫的男孩独自坐在山顶巨石上,手中紧紧握着的小国旗在山风中微微颤动。

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这个平常的假日午后,邹某樽和两个哥哥跑下山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仅仅百米的距离竟然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当母亲在小卖部发现小儿子不见的时候,山间突然涌起的浓雾已经将所有的呼喊声都吞噬了。无人机群在雨幕中纷纷受阻,热成像仪在密林中仿佛被戏弄一般失去了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来自12支专业救援队的千余名队员昼夜交替进行搜救,每人每天要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 30 公里。在荆棘遍布的野径上,救援队张队长展示着已经磨穿三层的战术手套说道:“这些沟壑看起来不深,但是落叶能堆积两米厚,孩子要是掉下去……” 话还没说完,对讲机就传来了对另一处断崖进行排查的指令。

图片来自网络

搜救犬 “发糕” 那令人揪心的呜咽声传来。这只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的功勋犬,此刻正一瘸一拐地跟着队伍。5 月 9 日暴雨中的异常吠叫,让全体队员的肾上腺素急剧上升,可是泥石流阻断了排查的路线。与它同行的伙伴 “糯米” 颈部撕裂的伤口深可见肉,却仍然坚持完成了当日 8 小时的气味追踪。训导员老李轻轻抚摸着自己心爱的犬只说:“它们闻过太多绝望的气息了,这次不想轻易认输。”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谣言的传播速度比救援还要快。5 月 10 日,“发现糖纸鞋印” 的传言让家属的情绪崩溃,指挥部不得不抽出人力来辟谣。而真相却在这信息的泥沼中艰难前行:没有被野草莓汁浸染的鞋印,没有神秘安全屋的目击情况,有的只是救援日志上密密麻麻的 “无异常” 记录。

图片来自网络

山脚下的应急指挥部里,心理专家正在安抚几近虚脱的邹母。这个为了陪儿子出游放弃化疗的母亲,不停地摩挲着儿子失踪前买的彩虹棒棒糖。“他说要集齐七种颜色……” 沙哑的呢喃被新一轮的搜救广播声打断。山腰处,00 后志愿者小王正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石缝:“昨天我梦见孩子蜷缩在杜鹃花丛里笑呢,说不定……”

图片来自网络

当夕阳第七次掠过石谷解主峰的时候,搜救队的头灯又一次连成了蜿蜒的星河。两只受伤的搜救犬倔强地站起身来,湿润的鼻尖轻轻触碰着训导员的掌心。

1803 米的海拔,记录着文明与荒野的对峙,也丈量着人性的温度 —— 那些磨破的登山靴、结痂的伤口、嘶哑的呼喊,都在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出现。

来源:谈笑风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