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靠陪老人看病月入两万,有人在垃圾站捡旧手机发财,还有人和陌生人打电话都能赚钱。
有人靠陪老人看病月入两万,有人在垃圾站捡旧手机发财,还有人和陌生人打电话都能赚钱。
分享三个2025年可能爆冷门的小生意,路子野但能落地。"
一、医院里的"临时家属"
(原陪诊师)
我表姐在医院当护士,她说现在最抢手的不是专家号,是能陪看病的"临时家属"。
上周有个大姐,专门陪独居老人看病:帮排队拿药、记医嘱,一天收300。
后来开发出新玩法:
给家属拍就诊视频(老人不同意偷拍,但子女都偷偷买)
顺手帮病人整理药盒,教用智能血压计(家属另外加钱)
现在她专门在产科病房发小卡片,陪孕妇产检的婆婆们抢着存她电话。
提醒:千万别替家属问医生病情!去年有人乱传话,被患者家属索赔8万。
(原电子垃圾回收)
我们小区收废品的老王,去年突然开上了宝马。
后来才知道他专收旧手机:
50块收的iPhone8,换个外壳挂闲鱼卖600
把废旧手机屏拆下来,修手机的老板排队收购
最狠的是他去年收了批泡水机,恢复出老板的通讯录,转手卖了条情报...(这事别学!)
现在他天天在抖音直播拆手机,一堆人追着问:"我家旧诺基亚收不收?"
门道:奶茶店门口放个"旧手机换洗脸盆"的纸箱,一晚上能收20部老年机。
三、深夜里的"情绪树洞"
(原心理倾听师)
朋友小敏离婚后找不到工作,现在靠接电话月入9000+。
她在心理平台注册了"倾听师",专门半夜接单:
晚上10点后单价翻倍(打工人失眠高峰期)
学会三句万能话:"我懂你""换我我也生气""这不是你的错"
遇到要死要活的立刻转接专家(平台严禁聊自杀话题)
现在她练出绝活:光听呼吸声就能判断对方是不是真想自杀。
提醒:千万别和客户谈恋爱!有人被忽悠着借出去5万,至今没要回来。
"这些生意看着不体面,但比送外卖自由多了。
上周遇见个狠人,白天在医院陪诊,晚上拆旧手机,半夜还接心理热线——
他说这叫'流量跨界打法'。
你还知道哪些野路子?评论区聊聊,点赞过1000曝他的独家搞钱思路。"
选择建议与避坑指南
1. 轻资产启动:优先选择无库存或低投入项目(如陪诊服务、旧物改造),初期投入控制在5000元内。
2. 流量杠杆:利用短视频平台测试需求,例如拍摄“陪诊流程”或“旧物翻新教程”吸引客户。
3. 合规底线:涉及回收、食品、医疗等服务需办理相关许可证,避免罚款风险。
来源:小鱼日记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