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少看点爽文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0:23 1

摘要: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主角前期有多惨/弱/虐,后期剧情反转后就有多“爽”,这就是爽文类小说/网剧大行其事的原因。也因为这种套路本质是满足人类的情绪价值,所以其中的叙事合理性是被大大忽视的。

阿维塔给的“反转剧情”很好看,但它不该出现。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主角前期有多惨/弱/虐,后期剧情反转后就有多“爽”,这就是爽文类小说/网剧大行其事的原因。也因为这种套路本质是满足人类的情绪价值,所以其中的叙事合理性是被大大忽视的。

换句话说,看爽文,爽就行了,剧情是否合理并不重要,非要在一本穿越/重生文中深究科学技术可行性,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作为一个平庸的人类,笔者完全不反对爽文这种套路。

然而,在商业领域,这种套路最好不要出现,因为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敢说自己能确保“反转剧情”不失控,所以笔者对于阿维塔在近期风阻系数风波中的做法感到有点迷惑。


“爽文式”的事件演进

在这里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此次事件:

5月2日,某汽车博主发布视频,称在天津中汽研风洞实验室实测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Cd,远高于官方宣称的0.21Cd,质疑数据造假;

5月3日,阿维塔法务部在新浪微博上回应称博主质疑“完全失实”,当天稍晚时间,阿维塔官方账号在微博发文称阿维塔12将公开进行风洞测试;

5月6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外网转发相关视频,并质疑此问题是中国汽车行业“通病”,事件进一步发酵,阿维塔官方在微博艾特马斯克,并邀请其参加风洞测试;

5月9日,阿维塔在中国汽研风洞实验室进行直播测试,并在央视财经客户端直播,结果显示在车辆不同配置情况下,风阻系数为0.217Cd-0.2973Cd。

5月12日,阿维塔法务部账号发布律师函,要求该博主立即删除不实言论并公开道歉。

测试之前,因为质疑博主有实测视频、有数据、逻辑清晰,而阿维塔的反击则相对不够有力,因此舆论更多站在质疑博主一方,而在测试之后,因为阿维塔整场测试公开、透明、考虑多工况,且数据合理,所以舆论反转,吃瓜群众更多转而支持阿维塔。

作为全程观看了阿维塔官方及该博主直播的吃瓜群众之一,笔者很清晰的感受到了围观网友的情绪转变,测试结果陆续出炉后,夸阿维塔“刚”、“狠狠打脸对手”、“干得漂亮”的声音迅速占了上风。

如果你稍微带入一下,这太像一部爽文小说/网剧的情节了,主角前期被反派“陷害”、“污蔑”,百口莫辩,被无知群众口诛笔伐,但其实已经在默默酝酿反击,等到了反击剧情时,反派依旧咄咄逼人,恨不得对主角“骑脸输出”,而主角保持着“高冷范儿”用有力的证据逐一反击,并在反击过程中一步步把反派逼到墙角……

最后真相大白,主角大获全胜,反派灰头土脸,吃瓜群众满足的离开。

爽不爽?爽!在阿维塔这个事件中,值得推崇吗?不值得。因为现实生活,尤其是现实的商业世界,不是个“爽文”世界,没人敢保证阿维塔在这个高光时刻之后会迎来品牌口碑的反转,受损的就是受损了,并不会因为有一个高光时刻就完全转向。


高光反转背后的三重失误

在此次事件中,阿维塔的公关策略显现出三大问题。

第一,反应迟缓,错过黄金24小时关键窗口。

按照社交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策略来看,主流观点认为存在“黄金4小时”、“黄金24小时”和“黄金72小时”三个层级,企业应该在4小时内发布初步声明,遏制谣言扩散;在24小时内,企业应该完成事实核查、制定应对策略;在24-72小时就应该要落地具体措施了。

阿维塔风阻系数风波中,在博主质疑视频发出后的24小时左右,阿维塔官方才发出了一则官方声明,而且声明非常简短,除了表明该博主的信息“不实”之外,没有给出任何有效、有力的反驳信息。

同一时间,阿维塔官方宣布将对阿维塔12进行公开风洞测试,但是没有给出确切测试时间,只模糊表示要根据测试机构排期确定时间,即便事实的确如此,也会让人觉得这不过是“托词”。

在24-72小时内,除了阿维塔两位高管在各自的微博账号上发文回应此事外,阿维塔官方的声音几乎“消失”了,相比而言,质疑博主则仍在不断发声,不断引发事件发酵,直到5月6日马斯克在外网转发相关视频后,阿维塔官方才有了新的动作。

5月9日,在该博主发出质疑视频7天后,阿维塔才进行了这场风洞测试,而且在事先没有任何具体信息的预告,具体测试直播时间外界都是在9日当天上午才得知。

回顾整个过程,阿维塔在事件中给人一种“毫无还手之力”的错觉,几乎没有作出任何有力的反击,任由事态不断发酵,任由各种流言蜚语持续扩散,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阿维塔太沉迷于劳动节假期了。

第二,盟友缺位,社交媒体战场“孤立无援”。

在微博这个主战场,笔者惊奇的发现,在事件发酵过程中,“站”在阿维塔这边的人少得可怜,无论是KOL还是KOC,阿维塔好像在微博上就没什么“朋友”,更别提什么品牌营销“矩阵”了,所以第一时间阿维塔不止做不出有效的反击,连模糊对手攻击焦点、发出对自己有利的声音都做不到。

熟悉且擅长社交媒体营销打法的企业都深谙此道,不信你设想一下如果类似事件是发生在小米、华为,或者蔚小理身上会是什么样的剧情就懂了,再回顾一下小米SU7同样在劳动节假期出现的碳纤维前舱盖实际用途争议也能理解。

以阿维塔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这方面都需要好好学习,不要觉得官方以及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开个账号发点内容就够了。

第三,后继乏力,没能将危机转化为品牌势能。

暂且不论这次事件到底对阿维塔带来的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此次事件为阿维塔带来了一波流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这场测试直播,更是为其带来了不少正面的声音,但品牌并没有利用好这波流量。

5月7日,在风波中,2025款阿维塔12搞了一场非常常规的上市发布会,而如果这场发布会能够成为风阻测试的“压轴戏”,估计新车的关注度和订单都会好上不少。

测试中,阿维塔非常明智的没有围绕争议事件去做讨论,而是借此做了一场车辆风阻系数的技术科普,这其实开了个好头,后续阿维塔应该围绕这个主题完成身份转换,提升品牌势能,把自己从被质疑者转变为技术科普者、规范维护者、标准引领者,比如摆出姿态倡议行业尽快统一相关标准、邀请用户体验风阻测试试验、为老用户提供升级低风阻套件政策等。

可惜,截至目前为止,笔者仍未看到阿维塔对这一事件后续的规划。

来源:滴星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