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意盎然,匠心流转。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我院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4月16日学院团委在南北两个校区相继开展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我院上千名师生互动参与。
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春意盎然,匠心流转。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我院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4月16日学院团委在南北两个校区相继开展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我院上千名师生互动参与。
两千年历史的漆团扇,是文人之雅的象征,民俗之韵的代表。漆团扇作为国家级非遗技艺,以天然大漆为材,经底漆涂刷、漆艺彩绘等工序制成。由匠人以点、甩、弹、划等技法在水面绘就,每一把皆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孤品。
活动中大家纷纷挑选自己心仪的团扇并精心调制漆料,将其滴入水中,轻轻搅拌,使颜料在水面上形成绚丽多彩的图案。随后将扇子缓缓浸入水中,让颜料均匀地附着在扇面上。一把把色彩斑斓、独具创意的漆扇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
扎染
兼具传统韵味与时尚风格的扎染,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染色工艺,以棉、麻等天然织物为载体,通过捆扎、缝缀、折叠等技法形成防染区域,浸入植物或矿物染料后呈现蓝白相间的冰裂纹样。其艺术效果自然天成,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象征,被誉为“东方蓝印花布的灵魂”。
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操作,通过折叠、捆扎、缠绕等不同手法对布料进行创意造型,扎出了形状各异的图案。接着,将扎好的布料放入调配好的染料中浸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染、氧化,一件件色彩斑斓、独具个性的扎染作品新鲜出炉。
剪纸
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以薄纸为媒、剪刀为笔,通过镂空技法勾勒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图案,承载着祈福纳祥的民俗内涵,亦展现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堪称“纸上的民间史诗”。
学生们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线条游走,将纸张化作灵动的图案,有的创作了形态各异的生肖动物,还有的设计了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尽管手法略显稚嫩,但创意十足,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蹴鞠
蹴鞠为中国古代足球运动,距今已逾两千三百年历史。其以皮革缝制球体,以足蹴踏为戏,兼具竞技与娱乐功能。从战国蹴鞠娱民,到唐宋筑球竞技,乃至明清冰上蹴鞠,始终承载着尚武精神与礼乐教化,堪称中华体育文明之瑰宝。
同样的,具礼仪、竞技与娱乐性质的传统投掷游戏投壶也在操场火热进行,学生们斗志昂扬,排起长队准备大显身手,上演“百步穿杨”。
书法
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观念,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笔墨为媒、汉字为形,通过执笔、运腕、结体等技法,展现刚柔并济、气韵生动的艺术魅力。其自甲骨文始,历经篆隶楷行草演变,既为实用书写之艺,亦含修身养性之道,堪称“东方美学的精神图腾”。
学生们凝神屏息、伏案挥毫,稚嫩的笔触下,有的书写工整隽秀的楷书,有的临摹飘逸灵动的行书,一幅幅作品虽显青涩却饱含热情。同学们还给大家做好的漆团扇、书签等写下美好祝愿。
汉服展示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清初,在汉族主要居住区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汉服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为形制特征,承袭“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其衣袂飘逸、纹饰考究,历经周汉礼服、唐宋常服、明制华服演变,既显礼仪之庄重,亦蕴风雅之韵致,堪称“衣冠上国的文化图腾”。
活动现场,一场精彩的汉服走秀拉开帷幕。学生们身着交领右衽的深衣、飘逸灵动的齐胸襦裙、端庄典雅的朱子深衣等不同形制的汉服,伴着悠扬的古典音乐,缓步而行,展现出汉服“宽袍大袖、飘逸洒脱”的独特魅力,引得师生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此次活动院团委组织各学生社团对展示项目进行了精心策划打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年学子深刻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在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了共青团以美育人、实践育人的引领作用,也拉开了我院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的序幕。今后,院团委将继续创新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特色,积极引导我院青年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发布人:王佳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鹏翔e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