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百余名师生走进灵潭村开展思政实践教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1:15 1

摘要:5月10日—11日,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45名师生走进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开展“深耕‘双百行动’实践场域,激活红色文化思政基因”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通过探访红色地标、调研乡村发展、参与基层治理等形式,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5月10日—11日,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45名师生走进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开展“深耕‘双百行动’实践场域,激活红色文化思政基因”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通过探访红色地标、调研乡村发展、参与基层治理等形式,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延伸至乡村振兴一线,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

活动中,韶关学院的大学生们在讲解员与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钟蛟蟠事迹陈列、农民暴动策源地、战地医院故事馆、珠玑革命历史展陈、“红色南雄 星火燎原”雕塑等,他们聆听镇、村干部讲述村史与革命故事,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史,增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历史自觉。

韶关学院商学院大二学生 王智斌:感觉整个灵潭村在“百千万工程”的落实下,生态环境、红色资源、村貌还有村民以及所有人的生活情况,都相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提升。

韶关学院商学院大二学生 蔡咏竹:我在这里了解到了一些本土的、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我觉得这里风景很好很漂亮,实践和课堂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毕竟这是你能亲身体验到,记忆就会更深刻。

随后,师生们还开展产业振兴考察、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调研等活动,分析“双百行动”对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成效。学生分组开展“四个一”主题实践,开展一次红色文化传播、参与一次美丽乡村共建、完成一项振兴主题调研、提交一份文创设计成果,积极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展现青年担当与创意能力。

韶关学院商学院大二学生 王智斌: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认识到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增强了我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道德素养,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我将铭记党的教诲和初心,更好的提升自我的素养,更好的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去作自身的贡献。

此外,韶关学院还将充分结合调研成果,归纳灵潭村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提炼“双百行动”在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实践价值,深化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实效。

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阅:我们在课堂上讲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共同富裕,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社会生活当中落实和推进,增加同学们在思政课当中的获得感与参与感,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同学们的“心坎里”。

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杨雯雯:韶关学院今年一直在讲课堂教学改革,今天的实践就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具体行动,让学生不仅仅是对乡村振兴有理解,同时更是在未来学生们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以及乡村服务当中很好的体验。

来源:韶关民声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