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师教你4招避免深蹲、瑜伽、波比跳运动伤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00:42 1

摘要:几年前的新冠疫情,让不少人养成了居家运动的习惯,开始跟着影片或App动了起来,跑步机、瑜伽、深蹲都是居家运动常做的项目。不过瑜伽教练和复健科医师也因此收到许多学员或病人,因为在家运动而受伤求助。

几年前的新冠疫情,让不少人养成了居家运动的习惯,开始跟着影片或App动了起来,跑步机、瑜伽、深蹲都是居家运动常做的项目。不过瑜伽教练和复健科医师也因此收到许多学员或病人,因为在家运动而受伤求助。

跑步机、伏地挺身、瑜伽都可能受伤专家揭晓原因

疫情过后,不少人养成了居家运动的习惯,选择自己找方法锻炼,不过,或许因为家里环境和他们平常习惯的健身房或户外不同,身边又没有教练指导,因此受伤风险增加,就算原本已经有运动经验的人也遇到不少困扰。

康复医生指出,之所以容易产生运动伤害,原因有2个:

1.身体不适应新动作

比如有个朋友平常在健身房深蹲可以140公斤,但在家没有那么重的器材,只有10几公斤的哑铃,于是想增加组数来弥补重量的不足,结果隔天肌肉酸痛站不起来。

跑步机也容易造成伤害。骨科医生日前收治一个病人,原本都在户外慢跑,结果在家里跑跑步机,跑到膝盖受伤。

康复医生指出,跑步机与一般跑步不同,跑步机跑步时,较常是脚掌前半部先着地,因此前足肌腱炎的人不适合跑步机,且膝盖弯曲角度比一般跑步大,跑跑步机,重心会放在膝盖前侧,因此膝盖前方的髌骨压力较大,容易磨损髌骨软骨。他也说,跑步机跑步,不像户外有上下坡或转弯,因此重复使用同一个肌群和关节,因此容易造成疲劳性的伤害。

2.想趁机多锻炼,练到受伤

康复医生自己就是受害者。由于在家时间变多,原本就在家健身的他增加了深蹲组数,结果增加太快,从5组一次加到8组,结果膝盖、髋关节都受伤。

骨科医生也提出3个居家常做但也容易受伤的运动:

伏地挺身:过度训练会造成肩膀和肩胛骨、二头肌和手腕受伤。仰卧起坐:许多人要练腹肌,第一个会先想到仰卧起坐。侯钟堡指出,仰卧起坐的姿势若不正确,容易造成腰和脖子受伤。波比跳:这类跳跃的动作容易造成膝盖髌骨疼痛、关节拉伤和小腿肌疼痛。

此外,看似和缓的瑜伽也容易产生伤害。 Goddess Yoga Tw创办人李元琪(Vicky Li)表示,很多影片或照片,示范者都过度弯折身体,导致很多人都觉得瑜伽要练好,就是要把身体凹折到极限,所以会过度拉筋、劈腿、倒立等,导致肩、髋、膝盖、腰椎下背受伤,加上家中环境不比教室安全,风险更大,「之前有学员跟我说,看网路影片在家里倒立,结果不稳摔伤了下背。」

从简单的开始4招避免运动伤害,居家运动看似方便,但没有掌握好一些原则就容易受伤。专家们建议,居家运动可以做到4项事情来降低风险:

1.先避免跳跃动作

初学者避免从跳跃式的动作入门,而是先从徒手深蹲或是箱上深蹲开始,箱上深蹲是在身体后面放一个箱子或椅子,控制自己蹲下的幅度。一开始先从15分钟开始,每天增加5分钟,如果有不舒服就停止。

2.渐进性,慢慢增加组数和强度

从最基本的1~3组做起,再每周增加运动量,「上肢运动每周增加的量约5~10%,下肢则是10~20%,」蔡奇儒说。例如跑步机,本周总共起来跑了100分钟,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那么下周就可以最多跑120分钟,但要注意,一次只增加一个变项,例如跑步机只变更时间,坡度和速度先不要变;深蹲可能是组数增加但重量不变。不要期待在家做瑜伽的强度可以跟在教室一样,在家没有人监督,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强度要降低。

3.了解退阶动作或使用器材辅助

以伏地挺身为例,若做完手腕会痛,蔡奇儒建议,可以退一步扶着椅背,手臂和椅子成45度,手腕压力就不会这么大。或是利用伏地挺身架,都可以降低手腕压力。

来源:人初无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