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5%到10%:中美关税背后的剧本和套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1:27 1

摘要:5月12日,中美新一轮关税调整后,许多人看到的是“互让互利”的公告、降低税率的好消息,以及一张看起来极具戏剧性的关税波动表。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5月12日,中美新一轮关税调整后,许多人看到的是“互让互利”的公告、降低税率的好消息,以及一张看起来极具戏剧性的关税波动表。

这样的数字变化,如果不看全貌,像是某种精准调控的安排,但如果经历了整个过程,细读各阶段变化,很多人不免要问:

这波操作,到底是对产业有实质推动,还是一场情绪化的政治秀?

毕竟,这个“show”,连我这种素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基于此,我想和大家聊5个问题。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理性对待摩擦和压力的体现,展示了大国的稳健,也保持了谈判的灵活度。

反观美国,他们似乎更像是在表演。

从4月2日到4月11日,美方连续三次加码关税,最高达145%,不难看出来,老特应该是故意给自己造一场“政治高光时刻”。

现在的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回调。

从最初的强硬放话,到最终的再平衡,美方的操作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雷声大,雨点小,节奏快,回头更快。"

有人问,若这次没达成什么台下协议,搞这么一轮又一轮的加税后再减税,有意义吗?

其实,意义也许并不在贸易本身,而在于:

美国总统要在选民面前交出“强硬”姿态;资本市场要在波动中寻找机会窗口;舆论空间要在每一次关税调整中制造话题热度;

这样在政治、金融、媒体三方合力之下,关税成为了一个兼具象征与博弈功能的策略性工具。

所以,大家看看热闹就行,看完该干嘛干嘛。

讲真,跳出这些东西去看各方上窜下跳的表扬,还蛮有意思的,毕竟这些“顶级演员”不是好莱坞的大导演和资本能请得动的。

经此一闹,很多人又会感慨“世界是个巨大草台班子”。

如果你足够了解地缘政治,你会发现,正是这些表演性策略维系着全球脆弱的政治经济平衡。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确是老戏骨,套路也很传统,上台亮拳头、台下谈条件,来回切换角色,演技娴熟。

中国的策略更像一位冷静观众,在无数次的交锋中,经验丰富了,练就了一身处变不惊的本领,在节奏中守住底线,在喧嚣中静待拐点。

税率涨跌是表象,产业是否受损、企业是否承压、市场是否冷暖,这些才是真问题。

对中国而言,这轮波动的背后,其实检验的是:

我们外贸企业的抗压能力;政策应对的协调速度;国内大循环与国际供应链的联动弹性。

这才是大国贸易真正的底气来源。

这一轮风波落下帷幕,税率回归常态。
有人笑,有人骂,有人疑问“到底谈成了什么?”

其实,我们心里明白,真正的意义,不在每一次关税数据,而在我们对大国博弈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行动力的不断升级。

剧场可以继续开演,但我们要成为那个看得懂脚本、看得清牌面、守得住节奏的人。

目前来看,供应链的转移暂时不用太焦虑,但未来呢?

只有未雨绸缪,把最坏的结果推演出来,并做好应对策略,才是长久之计。

永远永远不要把自己的生存寄托于他人的决策之上。

天的协议绝不是关税战的终点,而是新一轮挑战的起点。

和外贸人共勉!

来源:Tess外贸Clu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