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化镇:钵苗育秧技术推广,为农业丰收添“新翼”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2:17 1

摘要:5月12日,在代化镇的田间地头,钵苗育秧技术正成为田间新“宠儿”,引领着当地农业种植方式的变革,为粮食丰收带来新希望。钵苗育秧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有着显著优势。在代化社区摆岗坝的育秧中心,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

5月12日,在代化镇的田间地头,钵苗育秧技术正成为田间新“宠儿”,引领着当地农业种植方式的变革,为粮食丰收带来新希望。钵苗育秧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有着显著优势。在代化社区摆岗坝的育秧中心,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

钵苗育秧机高速运转,和土、放盘、加种、添土等流程一气呵成,短短几秒,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就被精准地播撒在秧盘中,通过自动轨道传输出去。在旁,村民们分工明确,紧密配合,有的忙着操作机器,有的负责搬运秧盘,现场井然有序。

据育秧中心负责人黄刚介绍说:“使用钵苗育秧,每小时能完成 360盘秧苗的播种,预计可以移栽20亩的稻田,钵苗育秧相比人工育秧效率提升了数倍,而且通过机械化操作,种子分布更加均匀,覆土厚度一致,培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苗齐苗壮,为后续的水稻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代化社区摆岗坝的育秧基地采用“订单化”的模式,由公司出资购置先进设备并负责秧苗培育,村合作社依据群众意愿确定水稻品种,并做好育苗地协调和赁和秧苗销售工作。通过这一模式,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为合作社、农户搭建起共同盈利的农业产业新平台。

“以前我们自己育秧,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育好,现在村里有了这个集中育秧基地,我们的秧苗都从这里拿,还能在这里务工挣钱,有了收入的同时自家的秧苗质量也得到了很大保证。”正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尹小秀笑着说。

据了解,摆岗坝育秧中心面积达15亩,覆盖种植面积1000余亩,品种主要是野香优海丝、泰优98、旱优78,按亩产量600公斤计算,预计粮食产量可达600吨以上。现在正值育苗关键期,基地每天能带动周边16名群众务工。

“推广钵苗育秧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员陈芳说,下一步将加大对钵苗育秧技术的支持和推广力度,鼓励更多农户采用这一先进技术,助力农民增收增产,助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文|冉梦印 沈富荣

来源:摄界PHOTO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