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媒体最近集体炸锅:中国狂砸1.5万亿人民币发动芯片突围战,这波操作直接把西方科技巨头整破防了!数字会说话——全球每卖出三块芯片,就有一块流向中国市场,但咱们自家产的芯片连牙缝都塞不满,仅有可怜的6%。
英国媒体最近集体炸锅:中国狂砸1.5万亿人民币发动芯片突围战,这波操作直接把西方科技巨头整破防了!数字会说话——全球每卖出三块芯片,就有一块流向中国市场,但咱们自家产的芯片连牙缝都塞不满,仅有可怜的6%。
更扎心的是,我们每年要花3000亿美元进口芯片,这笔钱足够买下整个中东半年的石油产量!
但剧情从2020年开始出现神转折。
当中芯悄悄亮出14纳米芯片量产报告时,硅谷的咖啡杯碎了一地。
这家曾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硬是用十年时间把国产芯片工艺从"幼儿园水平"拉到了"高中生段位"。
最戏剧的是华为被断供后的绝地反击——当所有人都以为麒麟芯片要凉透时,Mate60系列带着麒麟9000s芯片横空出世,连拆机大神都惊呼"这零件比魔术师的手帕还神秘"。
长江存储的故事更像个爽文剧本。
三年前还在为128层闪存挠破头的中国团队,今年直接把232层NAND闪存塞进了苹果供应链。
库克嘴上说着"我们只看技术不论产地",身体却很诚实地把长江存储写进了供应商名单。
这波操作让三星电子急得连夜召开高管会议,毕竟他们刚把最新款折叠屏手机定价下调了15%。
真金白银的投入才是硬道理。
去年半导体研发经费直接飙到2000亿,这相当于每天烧掉5.5个小目标。
现在走在北京中关村,每栋写字楼里至少藏着三家芯片公司——全国芯片企业数量突破1.8万家,比三年前翻着跟头往上涨。
上海张江的星巴克里,投资人见面第一句话都是"你们家EDA软件能突破几纳米?"
的芯片禁令反而成了最佳助攻。
自从实施技术封锁,中国芯片专利申请量像坐火箭似的暴涨300%,中科院直接把EUV光刻机研发计划挂上了官网首页。
这场景让人想起十年前的空间站事件——当年咱们被拒之门外,如今"天宫"成了全球唯一在轨运营的空间站。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虽然比ASML落后两代,但至少能让国产芯片生产线不再裸奔。
现实却像重庆的魔幻立交桥一样错综复杂。
当台积电宣布3纳米芯片进入量产时,我们的14纳米工艺才刚解决良品率问题。
光刻胶、溅射靶材等130种关键材料,90%还得看日本、韩国脸色。
有工程师自嘲:"我们就像在造变形金刚,但每个零件都得进口。
"
行业大咖们算过一笔残酷的账:要想在2030年前追平台积电,每年研发投入增速不能低于30%。
这相当于要求短跑选手用马拉松的速度持续狂奔十年。
但看看隔壁新能源汽车赛道——十年前比亚迪还被嘲笑是"山寨丰田",如今Model 3车主都在偷偷对比亚迪海豹流口水。
这场芯片马拉松最刺激的弯道,可能藏在量子芯片或光子芯片这些新赛道。
合肥本源量子刚发布的24比特量子芯片,虽然还处在实验室阶段,但已经让IBM和谷歌的量子团队后背发凉。
就像当年智能手机颠覆诺基亚,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芯片时代会不会突然改道。
普通人的手机电脑正在悄悄换"芯"。
打开今年618销量榜,采用紫光展锐T820芯片的荣耀Play7T,直接把联发科天玑700机型挤出了千元机市场。
装机佬们发现,长江存储的致态TiPlus7100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居然能和三星980 Pro掰手腕,价格还便宜两成。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ASML最新一代High-NA EUV光刻机即将交付,单台售价能买20架波音737客机。
我们的28纳米光刻机虽然实现从零到一,但要突破5纳米制程,需要跨越的不仅是技术鸿沟,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新构建。
就像造出歼-20之后,还要搞定全国产化的航空发动机。
这场科技突围战没有退路可言。
当商务部又把31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时,深圳华强北的柜台上,国产替代芯片的报价单已经更新到第三版。
就像当年北斗系统被踢出伽利略计划,反而逼出全球首个三频卫星导航系统,芯片战越封锁越爆发的魔咒,正在东方大陆再次应验。
未来的某天,当我们的手机用着完全自主的6纳米芯片,电脑装着长江存储的1TB固态硬盘,或许会想起这个被"卡脖子"的夏天。
就像现在回看2012年那个连4G都要进口基带的年代,才会惊觉:所有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换赛道重新起跑。
来源:蔓越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