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布,知名演员黄晓明以普通考生身份进入“艺术管理/戏剧策划”专业学位复试阶段。消息一出,瞬间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黄晓明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如今又向博士学位发起冲击,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老话:“学
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布,知名演员黄晓明以普通考生身份进入“艺术管理/戏剧策划”专业学位复试阶段。消息一出,瞬间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黄晓明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如今又向博士学位发起冲击,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老话:“学无止境。”不过,网友们的态度却颇为复杂,有人点赞,有人质疑,甚至还有人拿出了“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来对比。这波操作,简直比他演的电视剧还“狗血”。
黄晓明此次报考的方向是“艺术管理/戏剧策划”,初试业务一科目成绩为89分,成绩还算不错。他的报考方向与近年参与的制片及科技创业剧《赤热》等幕后工作相关,这似乎也表明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另一位演员金世佳也进入复试,报考方向为“表导演创作”,业务一成绩94.34分。两人同台“竞技”,这画面感简直不要太强。有网友调侃:“这俩人要是成了同门师兄弟,那《爱情公寓》的回忆可就又多了一层。”不过,玩笑归玩笑,黄晓明此次报考博士学位,确实引发了公众对其学术路径的讨论。
部分网友质疑明星是否具备兼顾演艺工作与学术研究的能力。毕竟,演艺圈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明星们的时间大多被拍戏、宣传、活动等占据,哪有精力去搞学术研究呢?有网友直言:“黄晓明演戏已经够忙的了,现在又要考博,这不是‘一心二用’吗?搞不好又成下一个‘翟天临’。”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学术研究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果只是把考博当成一种“镀金”的手段,那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会损害学术的尊严。不过,也有人认为,明星考博可以为学术界带来新的视角和资源。黄晓明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能将这些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办尚未对考生是否为同名人士作出官方回应,但知情人士确认名单中的黄晓明即为知名演员。这就让人不禁想问:明星考博,到底是一种“学术追求”,还是一种“流量营销”?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黄晓明考博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媒体的争相报道和网友的热议。这种热度,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这种“流量效应”是否会对学术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呢?有网友调侃:“黄晓明一考博,整个学术圈都跟着‘热闹’起来了。这到底是学术的胜利,还是流量的胜利?”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若黄晓明通过博士考核,他将成为林更新的同校师弟。林更新于2024年考入上戏戏剧影视表演创作方向博士,两人都是娱乐圈的知名演员,如今又在学术道路上“相遇”,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不打不相识”。有网友调侃:“黄晓明和林更新,一个是‘霸道总裁’,一个是‘搞笑担当’,两人在学术圈相遇,那可真是‘王炸’组合。”不过,玩笑归玩笑,黄晓明和林更新的学术之路,也从侧面反映了娱乐圈明星对学术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到底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还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形象和竞争力,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黄晓明考博这件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他是“学霸”,有人认为他是“流量”,也有人担心他会成为下一个“翟天临”。不过,无论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我们都应该尊重他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知识的权利,明星也不例外。但我们也希望,黄晓明能够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而不是把考博当成一种“镀金”的手段。毕竟,学术研究不是儿戏,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夫。如果只是“走个过场”,那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声誉,还会让整个学术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快来评论区“battle”一下吧。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娱乐先知道呀